鄂教版一年級品德與生活下冊教案全集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各種活動中學習衛生知識,學會在日常生活中保護自己的身體。】
板書設計
讓疾病走開
生病真難受
學會保護自己
5、《我的眼睛明又亮》
學情分析
從學生的社會生活環境看,現在學生近視的比例越來越大,而且近視的學生年齡越來越小,造成這兩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學生用眼習慣不衛生;二是學生用眼過度。
從孩子的心理特點和認知程度上分析,一年級學生不懂得眼睛的重要作用也體會不到眼睛近視會給自己一生造成的困擾,也不知道正確的用眼常識和注意事項。
因此,本課針對上述學情分析,確定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認識眼睛的重要要作用,知道哪些壞習慣會影響視力。教學難點是:讓學生懂得正確用眼常識并養成衛生用眼的好習慣。
在突破重難點的過程中,應注意:一年級學生年齡小,好奇心強,好壞不分,老師在教學活動的設計上,要針對這些特點,通過每個學生的主動親自參與和體驗,真切地感受到眼睛健康多么重要,同時要使學生通過游戲與活動,掌握一些正確的用眼常識,清楚哪些生活、學習習慣會影響眼睛的健康。
設計思路
1.第5課《我的眼睛明又亮》中的三個話題“戴眼睛的小老鼠”、“眼睛作用大”和“讓眼睛更明亮”中,我的教學設計是首先教授“眼睛作用大”,讓學生通過自己健康的雙眼讀書、寫字、勞動、欣賞美麗的圖片、觀看有趣的動畫片、看看大自然美景等活動,來感受有一雙明亮的眼睛是多么幸福的事,感受眼睛的重要作用。
2.在學生都充分享受到明亮眼睛帶來的幸福與快樂后,又設計讓學生蒙上眼睛玩游戲或戴上玩具眼鏡做活動,讓學生深切體驗視力不好會給自己的行動帶來很多不便,從而讓學生前后感受有無好眼睛的差別。
3.最后設計的活動順勢引導學生注意正確用眼的方法及常識,讓每個學生知道要好好愛護自己的眼睛,讓眼睛更明亮健康。
教學目標
情感與態度:在形成良好生活習慣的基礎上,學會愛護眼睛,健康地生活。
行為與習慣:初步養成良好的生活、飲食、學習習慣和正確的用眼習慣。
知識與技能:了解正確的用眼、護眼常識,知道眼睛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性。
過程與方法:通過各種游戲與活動,調動全員參與、體驗,初步了解一些基本生活常識和淺顯的科學常識。
教學重點
讓學生體驗感受眼睛的重要使用,知道哪些行為習慣會影響視力。
教學難點
讓學生懂得正確用眼方法,并養成衛生用眼習慣。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萬花筒、漂亮的圖片、紗巾、拐杖、動畫片《貓捉老鼠》、四張幻燈片、一根跳繩、35厘米長的卡條、錄音機、眼保健操磁帶、自編愛眼兒歌,請一位近視眼老師現身說法,在網上收集護眼的方法及常識。
學生準備:玩具眼鏡、調查影響視力的壞習慣及對眼睛有好處的方法及常識。
課時安排
3課時。
第一課時完成教材p20內容,話題為“眼睛作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