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一年級品德與生活下冊教案全集
2.《飯桌上的文明》:以兒童的生活經歷,現實體驗為基礎,選取家庭——學校——社會三個場景,通過觀察、比較、討論獲得啟發感悟、引導學生獲得良好的生活習慣。
教學目標
情感與態度:知道養成良好飲食習慣和自覺遵守進餐的禮儀。
行為與習慣:改正偏食,浪費的壞毛病;學習基本的進餐禮儀,逐步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培養學生科學的飲食態度,幫助自己健康成長。
知識與技能:初步了解有關健康飲食的常識,大概知道各類食物能對人的身體起什么作用,學會較合理地吃東西。知道基本的進餐禮儀,在生活中規范自己的行為。
過程與方法:合作學習,能合理地為自己配餐。
教學重點
知道健康飲食的常識和基本的進餐禮儀。
教學難點
逐步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各種食物的圖片,收集食物營養的有關知識,觀察、了解學生在用餐及禮儀方面存在的現象。
學生準備:由家長陪同,到菜市場認識各種食品,通過詢問家長,從課外書中收集食物營養的有關知識。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完成教材p26—p28頁內容,話題為“我的自助餐菜單”。
第二課時完成教材p29—p30頁內容,話題為“飯桌上的文明”。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活動一 我愛吃
1.師:你平時喜歡吃什么?
2.師:老師發現你們喜歡吃的可真多,能說說你為什么愛吃嗎?
【設計意圖:以“喜歡吃什么”為切入點,貼近學生生活,讓學生有話可說,全身心參與到學習的主題之中。】
活動二 吃的煩惱
1.師:大家都這么愛吃,吃的時候都很高興。那么,在吃的時候你有煩惱嗎?
2.師:看來,喜歡吃就吃很多,不喜歡就不動筷子是不對的,要想吃得健康,還是有很多的學問,今天我們就來討論吃有哪些學問吧(板書課題7.吃的學問多)
【設計意圖:走近學生的現實生活,了解兒童普遍存在的問題,為后面作鋪墊使教育更具有針對性與實效性。】
活動三 吃出健康
1.師:剛才有同學介紹自己喜歡的食物是米飯,你知道吃米飯對人體有什么好處嗎?
2.師:米飯就是我們所說的主食類。還有誰喜歡吃的食物也屬于這一類的?
3.師:剛才有同學介紹自己喜歡蘋果,還有誰愛吃水果?
4.師:把肉類、豆制品、蔬菜三類食物中的代表圖片貼在黑板上,引導學生把自己愛吃的食物圖片都依次貼在相應的種類里。
5.師:大家知道各類食物中有哪些營養嗎?
6.師:黑板上這些都是我們經常吃的食物,也是大家都很愛吃的,那我們能不能只吃其中一兩樣呢?
7.師:小表演,老師拿出裝有許多水的氣球,再吹一些空氣進去。告訴學生這氣球裝了水,就好像是大家的胃剛吃飽,裝了許多食物,請幾名同學放在腹部,然后跑步,表演完,采訪參加表演的同學說體會。采訪沒有參加的同學說說自己為什么不參加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