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一年級品德與生活下冊教案全集
教學目標
情感與態度:引導學生通過種植,觀察、記錄活動,分享勞動的快樂,明白植樹造林對人類的重要意義,培養學生具有初步的生態意識,升華熱愛春天的情感。
行為與習慣:培養學生觀察、認識大自然的習慣,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及責任心和愛心,教育學生愛護花草樹木。
知識與技能:知道春天是個種植的季節,初步了解種子發芽所需條件,增長學生的自然常識,知道3月12日是我國的植樹節。
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操作能力,在活動中體驗提出問題,探索問題的過程,體驗認養管理樹木的過程,共同分享感受、想法和活動成果,學會愛護樹木。
教學重點
通過學生的種植活動,感受到生命的成長和收獲的不易,并認識到植樹造林對人們生活的重要意義,以實際行動愛護綠色生命。
教學難點
感受到生命成長和收獲的不易,學會分享勞動的快樂,以實際行動愛護綠色生命,培養學生的愛心和責任心。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1.提前布置學生回家自己種植種子,并觀察記錄它的成長過程;2.多媒體課件、(兒歌、音樂、圖片等);3.卡通樹木飾物;④小獎品。
學生準備:種子發芽的小花盆,彩筆、紙。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完成教材p6—p7頁內容,話題為“種子發芽了”。
第二課時完成教材p8—p9頁內容,話題為“春天里,植樹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種子發芽了
活動一 訪一訪,大家播種忙
1.課件播放:欣賞兒歌《小雨沙沙》
師:同學們,聽了剛才這首歌,我們就知道,天氣暖和了,風兒變柔,雨水變多了,萬物復蘇,種子都迫不及待的發芽、長大了。的確,春天正是人們播種的好季節,你們看,大人們都在忙播種。
2.課件出示:人們栽花、植樹、種莊稼的錄像。
3.師:他們在種什么?為什么要在這個時候種?
請學生當小記者,采訪錄像中的人們。(錄像話外音回答)。
問:種花的阿姨
a.阿姨,你在種什么?為什么現在種?
(因為春天到了,雨點沙沙落到花草上,小花苗就能快快地長大,開出漂亮的花)。
問:插秧的伯伯
b.伯伯,你在種什么?為什么現在種?
(春天太陽好,雨水多,秧苗種下去能快快長大,到了秋天小秧苗就長成金燦燦的稻穗)。
問:栽菜的爺爺
c.爺爺,你在種什么?為什么現在種?
(春天天氣好,泥土濕潤,小苗快快長,就能長成我們食用的可口的蔬菜)。
學生交流感受。
師小結:春天是個播種的好季節,天氣暖和,雨水充足,空氣清新。春天里,人們種下各種小苗,長大后到處是稻谷金黃,鮮花遍地,瓜果飄香,所以人們都要栽花種樹種莊稼。
【設計意圖:用孩子熟悉的兒歌導入課題,激發學生的興趣,知道春天是個播種的大好時節,讓學生作為活動的主體,去采訪畫面中勞動的人,引發學生情感上的體驗、共鳴,感受“一年之計在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