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現代文閱讀
當玉露含珠、銀河瀉影、月潔風清之夜,仰望寥廓的長空,那漠北的秋風,送來陣陣雁鳴,正是“西風起北雁南飛”。這些可愛的“羽族旅行家”來自它們遙遠的故鄉——寒氣森森的西伯利亞,它們要到溫暖的南方過冬。這一年一度的“大搬家”,是它們世代相傳的習慣。雁在遷徙過程中不象杜鵑那樣孤身而行,而是以有經驗的老雁為先導,結伴長征,且鳴且飛,緩緩而行,往往排成整齊的隊伍,正象古代詩人筆下所吟詠的“曉來漁棹驚飛起,書破遙天字一行”。它們之所以排成整齊的“雁”字,倒像是有點懂得“空氣動力學”的味道。……[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對內容要點的歸納。上文要告訴人們的主要信息是,北雁南飛的時間和南飛的目的。知道了這些就可歸納出這段話的內容要點。[答案]秋夜,北雁結隊南飛過冬。4.閱讀下文,概括文段的中心意思。如何對待前人的理論?講語言的書已經很多了,無論中國還是外國,都是兩千多年以前就有人提出了有關語言的理論了。怎樣對待它?科學成果是累積起來的,白手起家是困難的,并且這個時代也早已過去了,前人的理論是我們的財富。但是,對一個研究語言的人來說,前人的理論無論多么重要,都只是參考,要有自己的觀察來驗證。不能奉為神圣,那樣就沒有進步了。并且,前人的理論往往有分歧,有矛盾,你把哪一家奉為神圣呢?中國從前做學問的人講究“家法”,講經學有今文學家和古文學家,講理學有程朱之學,有陸王之學,各種學派多得很。外國也是這樣,目前就有結構主義學派,有轉換生成學派,派之中還派……(限35字內) [解析]此題考查內容要點的歸納。語段第一句話就提出了“如何對待前人的理論”的問題。關鍵句是“對一個研究語言的人來說,前人的理論無論多么重要,都只是參考,要有自己的觀察來驗證”。抓住關鍵句進行歸納整理即可。[答案]前人的理論無論多么重要,都應該用自己的觀察來驗證,根據需要而參考運用。5.簡要概括下面這段文字的內容要點。宋代涌現了更多的竹畫家。蘇東坡就是一位畫竹的藝術大師,他畫竹氣魄極大,“從地起一直至頂”,線條和筆力都很強勁。元代文人畫興起后,畫竹更為盛行。四大家之一倪云林的畫,大都是修竹數竿,意境蕭疏,具有獨特的風格。明代竹畫家蜂起。王紱畫竹名馳天下,邵二泉題他的《墨竹》詩說:“蕭蕭數竹不勝看,到此方知畫竹難。誰信中書曾放筆,片時行盡楚江干”,道出了他畫竹的高超技藝。徐渭(字文長)創畫雪竹的方法,所畫極為精絕。有人評論說:“徐文長先生畫雪竹,純以明代瘦筆破筆燥筆斷筆為之,絕不類竹;然后以淡墨水勾染而出,枝間葉上,罔非積雪,竹之全體,在隱約間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