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現代文閱讀
a.轉基因作物的研究已取得實質性進展,目前所有品種都得到推廣種植。b.提高作物抗病毒的能力仍然是轉基因作物技術研究沒有完全解決的問題。c.更難對付的害蟲的出現將是轉基因作物給環境帶來的最大危險。 d.增產并不是轉基因技術研究的目的,提高抗病毒能力是研究者最感興趣的。 [解題思路]a項錯在“推廣種植上”,因為文中說轉基因作物仍是試驗,“在世界上已種植有1000公頃左右”。c項錯在“給環境帶來的最大危險”,原文說“可能對環境有危險”,只是“可能”,并沒有說“最大”。d項錯在“增產并不是轉基因技術的目的”,原文說“試驗的目的除了增產之外”。作者認為“試驗的目的除了增產之外,還在于提高這些品種的抗病毒能力”,可見,b項符合作者的觀點。[參考答案]b[評點與探究]此題考查分析作者觀點的能力。根據文中的關鍵語句:“試驗的目的除了增產之外,還在于提高這些品種的抗病毒能力。”可知b是正確項。需要指出的是,命題人常用的幾種編制迷惑項的方法,可一題一用,也可一題多用,同時還需注意:迷惑項的編制往往是借助于對原文關鍵詞語的增、刪、改等手段來完成的,特別是在科技文閱讀中表現得更為突出。[案例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問題。在四千余年古國的中國,散文的內容自然早已發達到了五花八門,無以復加。我們只須一翻開桐城派正宗的《古文辭類纂》[注]來看,曰論辨,曰序跋,曰奏議……一直到辭賦哀祭之類,它的內容真富麗錯綜,活像一部二十四史零售的百貨商店。這一部《古文辭類纂》的所以風行二百余年,到現在還有人在那里感激涕零的理由,一半雖在它的材料的豐富,但一半也在它的分門別類,能以一個類名來決定內容!瓘奈恼碌谋倔w來看,當然是以后人分類方法為合理而簡明;但有些散文,是既說理而又抒情,或再兼以描寫記敘的,到這時候,你若想把它們來分類合并,當然又覺得困難百出了,所以我們來論散文的內容,就打算先避掉這分類細敘的方法!袊糯膰w組織,社會因襲,以及宗族思想等等,都是先我們之生而存在的一層固定的硬殼。這一層硬殼上的三大厚柱,叫作尊君、衛道與孝親;經書所教的是如此,社會所重的亦如此,我們不說話不行事則已,若欲說話行事,就不能離反這三條教條,做文章的時候,自然更加要嚴守著這些古圣昔賢的明訓了。這些就是從秦漢以來的中國散文的內容,就是我所說的從前的“散文的心”。文中《古文辭類纂》,作者雖然沒有完全否定,但也并不是“感激涕零”的人,因為他對這部書的看法是(不超過48個字)[解題思路]文章第一段就有“到現在還有人在那里感激涕零的理由,一半雖在它的材料的豐富,但一半也在它的分門別類……”一句,這就提示我們,作者對《古文辭類纂》的看法表現在材料和分類兩方面。[參考答案]雖然它的材料豐富,但它的思想是嚴守教條的;雖然它能分門別類,但它的分類不夠合理簡明。[評點與探究]文章在論述“散文的心”時,說“就不能離反這三條教條”“更加要嚴守著這些古圣昔賢的明訓了”,由此看出他在思想上的嚴守教條;文章第二段的開頭又說:“從文章的本體來看,當然是以后人分類方法為合理而簡明”,言外之意自然是《古文辭類纂》的分類不夠合理、簡明。既肯定,又否定。答案應該從“材料”和“分類”兩個方面來組織,要防止漏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