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現代文閱讀
[解析] 文章是為了贊美青菜:“生動與純粹,簡潔與豐潤,這些高貴品質的融匯,于人何等艱難,于你何等自然!彼械拿鑼懽h論都應該圍繞這一目的。孩子對狗尾巴草、燈籠草和黃瓜的“不敬”,正反襯出他們對青菜的崇敬,被青菜的高貴所“震懾”。[答案]為了反襯或對比。如果不用上述概念,則要結合文中詞語(“高高翹起”、“自我炫耀”、“凌空懸掛”)作具體分析。6.起始句中,作者稱青菜為“土地美麗的女兒”,結尾句中改稱“土地忠誠的女兒”,為什么措辭發生了變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要揣摩文章的行文思路。文章先從青菜的外形、色彩入手來寫,然后贊美青菜不同凡俗的品質。要抓住句中不同的措辭“美麗”、“忠誠”。[答案]作者從“青菜”的外部色彩寫起,進而寫它的內在“美德”由表及里,因此起始句和結尾句的措辭有了變化。閱讀下文,完成文后題目。 那一束伴地蓮 丁丁 在我的故鄉,每年春天,都遍生一種野草,或許因為多,平常至極,很少有人能叫出它的名字來。盡管一眼就能認出它的高高枝,蒼綠的葉。早春它是不開花的,到了春末夏始,桃花李花都一齊謝了,大地又顯得單調的時候,它才綻開粒粒小骨朵,雪白的瓣,乳黃的蕊,不足指甲大的小花兒開在山坡上、荒地頭、野溝邊,如夜空里的繁星。一簇簇一叢叢金燦爛一片,隨風散布一種沁人的苦香。 在我的印象中,它的花期長,要過一整個酷烈的夏季,似乎在仲秋前后,也還會有兩三朵小花稀疏散雜在日漸寂寞的景色里,而那枝葉,卻也是褪了綠.轉入翠黃,爾后再也無可逃避地被季節洗蝕了色彩,被干燥的秋風榨盡了水分,被霜露浸得枯脆干焦。其時,它便成為一味藥了,這在普通的鄉人眼里是不識的,更不知它竟有一個美麗得幾近脫俗的名字:伴地蓮。 我知道伴地蓮,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那時父親已在遙遠的江南工作,家里全靠母親操勞,我又病了。就在這樣一個雪落之后的冬天的傍晚,母親背我去山后的醫療社看醫生。臨走,醫生遞給母親一截枯草,叫母親去野地里找,拿回去洗凈切碎煮水給我喝,醫生說它能治我的病。 歸途中升起了一輪月亮。月亮很圓,被雪地襯映得更加明亮,我至今還記得那時看見遠處雪原中靜臥的村莊。 母親背著我就在這樣一個有積雪的月夜里走。邊走,她邊踢開路邊的雪層,尋找和手里一樣的那種春天遍地都是的叫做伴地蓮的野草。因為孩子們的野火早在秋天就已燒遍,母親收獲不大。鄰近村莊的時候,她又拐了個彎,繞一段河堤。河堤離村莊較遠,然而仍沒有逃脫家鄉習慣性的秋季燒荒的野火。這叫母親失望,同時也加大了母親搜索的范圍。就這樣,母親終于沒有防備地滑進了一段被挖開用來排水的坑里。坑很深,幸虧坑底雪厚,母親除了虛驚沒有受到任何傷害。我不記得那時我沒有因為驚嚇而嚎啕大哭,我只記得母親正說要往上爬,竟意外發現坑壁被踢開的雪被下掩蓋了一叢她欲尋找的那種枯干的草。我記得那時母親在明亮的月亮地里止不住驚喜而連聲贊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