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現代文閱讀
好一座頗有古堡風度的萬佛閣,被人遺忘在大殿的背后,短了香火,受了冷落。 “瞧,那是什么!” 我們打從它的身邊走過,倏然發現它那灰暗的閣壁上,飄出來一屢又一屢鮮鮮活活的生命亮色,宛如一群藏在閣樓里的少女拋灑下來的掩面綠紗,情怯怯地朝我們招搖。 是長春藤么?長春藤沒有它這樣的綽約。 是矮牽牛么?矮牽牛沒有它這樣的旖旎。 是靈芝牡丹?鐵骨凌霄?飛燕草?金銀花?讓人認不出,更又猜不透:在這石頭墻上,存不得雨水,見不得土壤,這柔弱的小草,是怎樣存活下來的?它的根又會藏到哪里? 守廟的老人來了。 他告訴我們,這些藏根的小草是手烏。 他告訴我們,這青山古剎,有一個“生生不息”的“感應泉”,泉水流到哪里,哪里便可尋到手烏家族的綠色莊園。它是人類的朋友。它是病魔的克星。它可以讓白發人萌生一頭烏亮的美發,它可以使失眠者做得成甜甜的美夢。 他還告訴我們,現在尋不到了。那些貪婪的采藥人,尋求的是它生命地老根。它躲到哪里,人們便追悼哪里,挖到哪里,它也只好收起根來,藏進這古堡似的石頭縫里,扒不得這萬佛閣,休想再奪得它地根…… 有人說過,自然是偉大的一部書,“只要你認識了這一部分,你在這世界上寂寞時便不寂寞,窮困時便不窮困,苦惱時有安慰,挫折時有鼓勵,軟弱時有督責,迷失時有指南針。” 請問藏根的小草,我的朋友,你在自然這部書里,寫下得是怎樣的一筆? 還有那個被人遺忘了冷落了的萬佛閣,你呢? 8.作者問藏根的小草:“你在自然這部書里,寫下的是怎樣的一筆?”請你代為回答。 [解析]解答此題要通過兩方面的內容并加以整理。一時從劃線句的上一句來概括,句會得出結論,即:不管遇到多大的摧殘、艱難,都不屈服,頑強地生活下去。二是結合開篇“飄出來一屢亮色,宛如掩面綠紗”,可以推斷出:向世界向生活貢獻生命綠色。 [答案]不管受到怎樣的摧殘,都不屈服;不管多么艱難,也要完全地活下去,并向世界貢獻生命的綠色。 9.文章最后一筆說:“還有那個被人遺忘了冷落了的萬佛閣,你呢?”這句話要問的內容是什么? [解析]“你呢?”到底是指誰呢?分析可知指的是“萬佛閣”,這樣結合上文的疑問,便可以推出答案。 [答案]你在自然這部書里,又寫的是怎樣的一筆? 10.對于上面的問題,萬佛閣將會怎樣回答? [解析]此題考查根據文意進行合理想像的能力。“萬佛閣將會作怎樣的回答”這一問題是緊承上一題的設問而來,即怎樣認識萬佛閣,實質上“萬佛閣”與“藏根草”是有其共同之處的,據此再從“萬佛閣”的角度就不難作出回答了。 [答案]不怕被人遺忘,被人冷落,我的價值在我自身的存在。(答案不求唯一,意思對即可) 備課資料匯編 高考推斷和想像題“干擾項”設置的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