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語文中考總復習教案
五、第五講:文言文(一)、考點精要:文言文考查時主要考查以下幾個方面:即1、文言實詞;2、文言虛詞;3、文言翻譯;4、文章理解及其他細微之處(斷句)。1、文言實詞:這個方面的內容主要有通假字、古今異義、基本文言實詞、一詞多義以及實詞發生了詞性變化的一些情況。下面主要對文言實詞中的通假字和古今異義兩種情況加以說明:2、古漢語中的通假字一般來說是相對固定的。這個方面要求我們的學生對課文中的通假字要一一記住。另外掌握一些通假字的辯認方法:通假字的一般以下四種情況:第一,“聲旁字”和由這個聲旁組成的“形聲字”通假的情形,即以簡代繁:如“寒暑易節,始一反焉”中的“反”通“返”;“系向牛頭充碳直”中的“直”通“值”。第二,同“聲旁”的形聲字可以相互通假。如“ 為天下唱,宜多應者”中的“唱”通“倡”“說”同“悅”;第三,讀音相同的字可以通假,如:慧同惠,衡同橫。第四,讀音相近的字或是本字屬于雙聲、疊韻的字可以通假,如亡同無。3、初中課文中的通假字附錄:說同悅――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還通旋――扁鵲望桓侯而還走;齊同劑――火齊之所也;湯同燙――湯熨之所及也;直同值――系向牛頭充碳直;帖同貼――對鏡帖花黃;火同伙――出門看火伴;見同現――風吹草低見牛羊;坐同座――滿坐寂然;板同版――板印典籍,唐人尚未盛為之;已同以――已后典籍;止同只――若止印三二本;文同紋――文理有疏密;有同又――三十有四;篛同箬――篛竹覆之;詘同屈――詘左臂支船;衡同橫――左手倚一衡木;簡同揀――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食同飼――食馬者不知其千里而食也;材同才――食之不能盡其材;邪同耶――其真無馬邪;反同返――寒暑易節,始一反焉;惠同慧――甚矣,汝之不惠;亡同無――河曲智叟亡以應;厝同措――一厝朔東;畔同叛――寡助之至,親戚畔之;曾同增――曾益其所不能;拂同弼――入則無法家拂士;屬同囑――屬予作文以記之;具同俱――政通人和,百廢具興;徧同遍――小惠未徧,民弗從也;適同謫――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唱同倡――為天下唱,宜多應者;以同已――固以怪之矣;被同披――將軍身被堅執銳;爾同耳――非死則徙爾;闕同缺――必能裨補闕漏;要同邀――便要還家;4、古今異義:古代漢語的詞義在其漫長的使用過程中,發生了變化,即詞義發生了擴大、縮小和轉移的三種情況。要們同學在學習和分析這一現象時和特別注意,古代漢語大多是單音節詞(通俗地說一般是一個字就是一個詞),而現代漢語則大多是雙音節詞,把握這一點對我們學習文言實詞以及文言翻譯是大有好處的。分析古今異義時不但要對其古代含義要弄清楚,還要對現代詞義進行準確釋義。附:古今異義集錄:犧牲、間、獄、情、可以、卑鄙、開張、痛恨、感激、秋、布衣、涕、病、于是、齒、往往、亡、身、或、借、池、走、聞、親戚、幾何、交通、妻子、無論、絕境等等。5、文言虛詞:對文言虛詞主要把握兩個方面:即每一個文言虛詞的常規用法和句中文言虛詞前后詞語的關系。附:常見文言虛詞的常規用法之:作代詞用可代人、代物、代事;相當于“他(們)(的)、它(們)(的)、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