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語文中考總復習教案
篩選并把握文中的重要信息,是說明文閱讀中能力層級最高的綜合考查點。它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一是辨別并篩選文中重要的信息。這里所說的信息,指通過閱讀而獲取的知識、消息、情報或代表某些信息的詞語、符號、數字、圖形等。二是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觀點和態度。答題時,要有全局觀念,一般采用先分析再綜合的方法。從最足以表明作者觀點、最能表明說明對象特征的文段入手,準確把握重要詞語、句子的含義,抓住其基本特征,并根據文中相關因素作出準確判斷,然后再綜合起來,得出所需要的結論。由于答題時字數有限制,必須簡明扼要,無論是摘錄組合,還是提煉概括,在內容上都要求準、求精。
說明文閱讀測試卷①水是地球生命的源泉,遼闊的海洋、奔騰的江河,皚皚的白雪、飄蕩的白云,這液態、固態、汽態三種形態的水構成了地球上的水圈。雖然地球上的水非常豐富,但是, , 。 , ,它們才是能被人類直接利用的水資源。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河流、湖泊及地表淺層中的水已不能滿足生活和生產的需要,人們便把目光投向了藍天上來來往往、川流不息的白云。 ②云是懸浮在空中的極小的水滴。在夏季,天空中常常飄浮著一朵朵形似菜花、云體高聳如山的積雨云,這種云的水份較多,整個云體的總水量可達上百萬噸;還有一種連綿起伏、云層布滿天空的雨層云,這種云云體龐大,總水量可達幾百萬噸到上千噸。這些云就像空中的水庫,人類向往著開發它們,以它們蘊藏的豐富水資源為人類造福。 ③在自然狀態下,水從海洋、江河、湖泊和陸地蒸發,由液態變為汽態進入空中。水汽隨著氣流移動,在上升過程中冷卻達到飽和或過飽和,依附在大氣中懸浮的許許多多小粒子上凝結為云滴。當溫度降到00c以下時,大部分云滴依然保持著液態,叫做過冷云滴。在一定溫度下,過冷云滴就會變成小冰晶。當云中的冰晶達到一定數量時,冰晶的個體就會迅速增大、下降,形成雪晶。這樣,有的云滴之間相互碰撞逐漸變大、下降;有的云滴與雪晶碰撞,形成更大的粒子下降,在下降的過程中融化,降水就產生了。 ④經過努力探索,人類找到了開發空中水庫的辦法,那就是創造促使云層降水的各種條件,進行人工增雨。目前我國人工增雨的方法,主要是在水汽充沛的云中施放催化劑,主要有干冰、液態氮,還有碘化銀。實施的方式有飛機人工增雨和高炮、火箭人工增雨等。飛機人工增雨一般在穩定深厚的層狀云內進行。層狀云覆蓋面積大,但自然降水量很小,甚至不降水,主要原因是云內缺少足夠的觸發降水的冰晶。飛機在高空中將液態氮播撒在層狀云中,液態氮迅速汽化產生低溫區,當溫度低于-400c時,云中產生大量冰晶,從而增加降水量。高炮、火箭人工增雨是將含有碘化銀的炮彈射入積雨云中,人為增加冰核數量,達到增加雨量的目的。 ⑤我國是個水資源匱乏的國家,人均淡水資源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而且分布很不均勻。全國80.4%,的淡水資源分布在長江以南,而長江以北的廣大地區,僅占全國的14.7%。因此,專家指出,要加大科學的、規模化的人工增雨的研究和實施力度,以緩解西北、華北地區的缺水情況。 1、液態、固態、汽態三種形態的水構成了地球的水圈,其中液態的水是指 ,固態的水是指 ,汽態的水是指 。 2、下面是第一段中空白處的句子,怎樣把它們排列,順序才合理?( ) ①淡水大約只占3%。 ②只有極少部分存在于大氣、河流、湖泊以及地表淺層中。 ③海洋水約占地球全部水量的97%。 ④這大約3%的淡水絕大部分又分布在南極、北極和人跡罕至的高山地區。 a、①③②④ b、①④③② c、③②①④ d、③①④② 3、第二段中為什么把云比喻為“空的中水庫”?請用簡要的語言概括回答。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