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語文中考總復習教案
2、抓關鍵句不能離開文體(即寫作目的),不離特定的語境,不離開文章的中心思想。 首句:記敘文中概括全段內容或提示記敘的脈絡,議論文提出中心論點,分論點或論述的范圍;說明文往往指明對象的某一特征。 中心句:放在段首,也有放在段尾,給讀者鮮明印象,個別放在蹭。中心句往往分為一層。找到中心句,等于抓住了表述的中心,是引導讀者理解把握文章題旨的臺階。找中心句先讀懂領會全段的內容,其次理清句與句間的邏輯關系,看哪些句子是支撐句分述,詮釋、舉例、比較、引用)哪個是被支撐。 過渡句:可準確把握文章思路,交待文章中心。 警句:內涵豐富,寓意深刻,反映認識的深度,領會警句的含義,有助于更深刻把握文章主旨。 矛盾句:看似矛盾,往往寄寓深刻的用意。 尾句:總結上文,留下余地,引人思考,飽蘸筆墨,抒發感情。3、關鍵句作用:開篇總起,扣住題目;巧妙過渡,承上啟下;前呼后應,鋪墊照應;總結全文,點明題旨(畫龍點睛)4、如何理解關鍵句的含義? 壓縮句子主干,了解基本意思。 處長句中找正句,句子重心在正句上。 分析句子的表現手法(比喻、象征、婉言、反語、借代、雙關) 注意寫作意圖和感情傾向、中心。 注意聯系時代背景(自然環境表現、社會環境) 聯系人物性格。 著重分析關鍵詞語。 注意哲理性的思考。 聯系上下文,從周圍的語言環境中尋找答案。利用具體材料和經驗解釋。 透過表層挖深層,透過明示挖隱含。四、如何概括閱讀材料的內容。 概括材料的內容,包括分析歸納段落層次的意思,文章的中心。 首先弄懂句與句、段與段、層與層之間的關系,通過分析(對比,求同求異),篩選(把復雜信息分成幾個方面提煉),抓住各部分里最主要、最本質的東西。 然后用自己的語言概括,概括就是化繁為簡,化具體為“抽象”。要做到科學性(準確:詞語要貼切,方式要妥當,角度要適當)與傾向性(情感的褒貶要客觀真實)的統一,概括性(反映出此句、此段、此篇的特定思想內容,不能與他句、他段、他篇混淆) 最后要注意文體的特點。五、記敘文,抓住基本的要素,特別是重要的要素不能遺漏,如時間、地點、人物。主要情節或事件、結果。 議論文抓住中心論點或分論點,關鍵論據,作者提出的解決方法。 說明文抓住對象的特征,關鍵句。 總之是在辨明文體的基礎上抓最主要的最本質的內容,含次要的,非本質的細節。六、如何概括文章中心思想? 1、歸納記敘文的中心思想。 從分析題目入手,或概括文章內容,或揭示中心思想。從分析起段入手,為文之法開篇切題,“題”既可是標題,又可是主題(中心思想)。從分析尾段入手:篇末點題。從分析議論抒情入手。議抒有畫龍點睛之效。從分析背景入手。從詳寫的材料入手。主要人物的語言和心理活動入手。進入意境,充分調動聯想和想象。 2、格式:本文記敘了(敘述了、描寫了)……故事(事件、過程、情景等),表現了(反映了、歌頌了、說明了)……的風尚(感情、品質、面目、道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