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語文中考總復習教案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1、解釋詩句中加點的詞 次____ 客路____ 舊年____ 鄉(xiāng)書____2、詩中被稱為“形容景物妙絕千古”詩句是____________。3、詩中的“海日”和“江春”不僅寫出了自然界生生不息的新意,還有某種象征意義,請用簡潔的語言說說它的新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說說此詩首聯(lián)的詩意:5、這首五言寫景詩的主要內容是__________________
(二)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對這首詞賞析不當?shù)囊豁検牵?nbsp; )a、全詞追敘一次醉酒乘船回家,誤入藕花深處的情景,表現(xiàn)出熱愛生活與自然的歡樂情趣。 b、“沉醉”既指與友人盡興暢飲而大醉,又暗示因飽覽溪美景而陶醉。 c、“不知歸路”“誤入藕花深處”既寫醉意之深,又寫出了一種懊悔的心情。 d、最后一句最有情趣,人驚鷗鷺,鷗鷺驚人,相互映襯,印象難忘。
(三)杜少府之蜀州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1、對這首詩的解說,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nbsp; )a、“城闕”是帝王居住的城,這里代指長安,“風煙”指風塵煙霧,“五津”泛指蜀州。 b、“君”在詩中指杜少府,“離別意”,離別的情意,“宦游”,指離開家鄉(xiāng)出外做官。 c、“海內”即全中國,“存知已”――有知心的朋友,“天涯”指很遠的地方;“若”和“比”都是如同、好像的意思。“鄰”即近鄰。 d、“岐”同“歧”,叉開;“在岐路”指分手的地方,“兒女”,青年男女,“沾巾”意為沾濕手巾。2、對這首詩的理解,不恰當?shù)膬身検牵?nbsp; )a、首聯(lián)點明送別的地點和杜少府的任所,用“望”相隔千里的秦、蜀兩地連在一起,自長安遙望蜀州,視線為迷蒙的風煙所遮,詩中已露出一點離別之意。b、頷聯(lián),是勸慰友的話,第三句直接點明離別,第四句寫離別的原因,上下語意相承,意思是說彼此都是遠離故土、宦游他鄉(xiāng)的人,既然離鄉(xiāng)“宦游”,離別便是常事,對這種離別,也就不必太傷感了。c、頸聯(lián),是千古名句,詩進一步勸勉友人,飽含真情,且富有哲理,隱含好男兒志在四方的意思,用這樣的深情,這樣詩句來為好友送行,怎能不使人備受感動呢?d、這首詩的一三兩聯(lián)對仗工整,用語極為凝練概括,本詩不愧為古代送別詩中的上品,感情真摯,婉約深沉,充滿了離別時的傷感。
(四)酬樂天楊州初逢席上見贈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1、下列對詩中相關詞語解說有誤的一項是( )a、“酬”是酬答的意思,“二十三年”指白居易于唐順宗永貞元年(8XX年)九月被貶,到唐敬宗寶歷二年(827年)被召回,前后二十三年,“棄置”指被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