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
古詩《贈花卿》字面明白如話,贊美了樂曲的無比美妙。此詩引人無限遐想,讀完后仿佛還有余音繞梁之感。
語文樂園通過“我來試試”引導學生辨認形近字,學習含有反義詞的成語,仿寫句子,達到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的目的。“探究與發(fā)現(xiàn)”引導學生在求知的過程中找快樂,在生活中找快樂;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漢字的書寫特點。“我的作品”是在“找快樂”活動的基礎上進行展示,讓學生在交流活動中再一次感受快樂。
口語交際《做錯事以后》,選題貼近學生生活。讓學生在口語交際的過程中知道做錯事應該向別人道歉,學會說“對不起”、“請原諒”。
教學中,可采取多種學習方式激起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使課堂充滿快樂的氣氛。真正實現(xiàn)在求知的過程中有快樂,在分享的過程中有快樂。
10 江上漁者
設計理念
《江上漁者》是一篇關于古詩創(chuàng)作的小故事,根據(jù)《江上漁者》的詩意及當時的時代背景創(chuàng)作而成。宋朝大詩人范仲淹在飲酒品魚、觀賞風景的時候,看到風浪中起伏的小船,由此聯(lián)想到漁民打魚的艱辛和危險,情動而辭發(fā),創(chuàng)作出言淺意深的《江上漁者》。范仲淹想從自己以上的描述,讓那些“但愛鱸魚美”的人得到啟發(fā)、受到教育。
本文的教學設計旨在讓低年級學生能夠借助對現(xiàn)代文的學習理解古詩文,在有限的課堂中盡情體味古詩的韻律美、領略詩文的意境美、體驗情感美、領悟哲理美,從而受到詩人同情勞動人民情感的感染,激發(fā)熱愛勞動人民的感情。
教學目標:
1、學會8個生字,會認8個字。
2、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背誦《江上漁者》這首詩。
3、通過學習課文和誦讀古詩,了解漁民勞動的艱辛,從而懂得珍惜勞動果實。
4、通過學習課文,了解詩人創(chuàng)作古詩的經(jīng)歷。發(fā)現(xiàn)詩是因景生情、因事有感而創(chuàng)作的,也能通過故事更好地理解詩意。
教學重難點:
通過學習課文和反復誦讀文中古詩,讓學生在感受古代詩詞的意境美、韻律美、情感美、哲理美的同時,也能了解詩人范仲淹創(chuàng)作古詩《江上漁者》的經(jīng)歷,體會詩人同情勞動人民的情感,受到熱愛勞動人民的教育。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準備:cai課件,舒緩音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初讀課文,游戲識字。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
2、全班齊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讀生字詞和會認字詞。
2、同座互相認讀課后生字,檢查字音是否讀準。
3、全班認讀生字。
4、指名讀課文,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三、學寫生字
1、出示生字寶寶,認讀生字。
2、說說你覺得哪個字最難寫?你想提醒同學們注意什么?
3、教師范寫。
4、學生描紅。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背誦《江上漁者》這首詩。
2、通過學習課文和誦讀古詩,了解漁民勞動的艱辛,從而懂得珍惜勞動果實。
3、通過學習課文,了解詩人創(chuàng)作古詩的經(jīng)歷。發(fā)現(xiàn)詩是因景生情、因事有感而創(chuàng)作的,也能通過故事更好地理解詩意。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課文,認識了生字,還知道鱸魚味道鮮美,很多人都愛吃,但是古時候的漁民只能在江河里才能捕撈到。
2、今天我們將跟隨著大詩人——范仲淹,繼續(xù)了解“江上漁者”的勞動艱辛,一起感受這首詩創(chuàng)作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