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
二、精讀感悟,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師:昨天,我們初讀了課文,學習了課文的第1至第4自然段,還記得嗎?芬蘭(貼國旗圖片)的女大學生蘇珊(貼人物圖片)在圖書館利用互聯網(貼電腦圖片)查詢資料時,雙腿劇烈疼痛,呼吸感到困難,在雙腿不能行走的情況下,她想到通過誰可以幫助她?
師:蘇珊強忍疼痛,通過互聯網發出呼救(板書:呼)“我不能呼吸,請幫助我。”美國(貼國旗圖片)得克薩斯州12歲男孩桑恩(貼人物圖片),在互聯網上聊天時,無意中收到求助信息,情況緊急!后來的情況怎樣?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2、帶著這個問題,默讀課文的第5至第7自然段,要邊讀邊想。
(學生在默讀的過程中,教師巡視,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
(1)教師反饋讀書的情況,請學生在小組內與學習伙伴交流:桑恩是怎樣通過互聯網幫助蘇珊的?首先是怎樣做的?然后怎樣做?最后怎樣做呢?
(2)師:我們先看看桑恩是怎樣通過互聯網救助蘇珊的?請一起讀課文的第5自然段。
師:通過讀第5自然段,你們都知道了什么?出示詞語“凝視”。
師:誰來讀讀這個詞?師:“凝視”是怎樣在看?
師:再一起讀讀這個詞,讀出你們的體會。
師:桑思凝視著蘇珊剛剛發出的信息,急于知道——師:誰把這句話讀一讀?指名讀,教師評。學生再齊(師;你們也趕緊問一問?)
師:當蘇珊回答是芬蘭時,桑恩吃驚極了,他為什么吃驚?指名回答。
(出示世界地圖:芬蘭、美國處在東西兩個半球。)
師:美國和芬蘭之間相隔有一萬五千千米,如果從美國坐飛機到芬蘭去,大約需要十幾個小時,要是坐輪船去,花費的時間就更多了,得好幾個月的時間,遠不遠?
師:正因為桑恩吃驚極了,所以連忙和母親商量。出示詞語“商量”。生讀詞。
師:他為什么連忙和母親商量,誰能回答?
師:商量的結果是?指名回答。
師:你真棒!那么我們一起把這一句話完整地讀一讀。
3、學習第6自然段。
師:過渡語:6點14分,桑恩接通了美國緊急救援中心的電話,正在值班的艾眉的耳機響了。
師:請你們同座之間學學艾眉、桑恩,讀讀這段對話。
師:我想請兩位同學到臺上分別扮演艾眉、桑恩,讀讀這段對話。其他同學呢,請你們在下面當小評委,聽聽他倆讀得好不好?待會兒我們要評選最佳評委,獎勵“皇冠”一頂。(指名讀、評讀、分角色讀)
4、學習第7自然段。
師:于是艾眉立即吩咐桑恩,叫蘇珊把當地緊急救援中心的電話號碼傳過來,請你們讀讀書上這句話。出示詞語“吩咐”。學生讀詞。
師:想想當時艾眉吩咐桑恩的情景,現在你們就是艾眉,我就是桑恩。怎么吩咐我呢?我又該怎樣做?
師:過渡語: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蘇珊的呼吸越來越困難,她頑強地與生命抗爭著,再次通過互聯網發出呼救(我感到眩暈。)出示詞語“眩暈”。學生讀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