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 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
4.插圖說明
《孔廟大成殿》
這是本單元單元頁的插圖之一。為了祭祀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封建時代里,全國各地建有數以千計的孔廟,其中唯有曲阜的孔廟最早而且最大。曲阜的孔廟始建于周敬王四十二年(前478年),即孔子死后的第二年,魯哀公將孔子的三間故居改造成廟宇,里面陳列孔子生前所用衣、冠、琴、書、車等物,“歲時奉祀”,至今已有2 460多年的歷史了。曲阜的孔廟經過整修擴建,面積已達327畝,廟內分東、西、中三路,前后九進院落,有壇殿亭閣等466間,四周有紅墻,四角設角樓,與北京的故宮、承德的避暑山莊并稱為我國三大古建筑群。大成殿是闕里孔廟的主體建筑,高31.89米、長54米、深34米、重檐九脊、黃瓦飛甍,斗拱交錯,雕梁畫棟。四周廊上環立28根擎檐雕龍石柱,每根高5.98米、徑長0.81米,下墊雙層寶裝覆蓮瓣柱礎。整個建筑爽朗挺拔、巍峨莊嚴,它與北京故宮的太和殿、泰安岱廟的天貺殿合稱全國三大殿。是曲阜現存最高大的一座古殿。該殿原在杏壇處,宋天禧二年移往今址。金、元兩次重建。面闊七間、高丈余。明清兩朝經三次重修擴建,達現在規模。殿內有五個神龕,中供孔子塑像、兩旁為四配(顏回、曾參、孔伋、孟軻)、十二哲(閔損、冉耕、冉雍、宰予、端木賜、冉求、仲由、言堰、卜商、顓孫師、有若、朱嘉)塑像。殿前為露臺、是祭祀孔子時舞蹈奏樂的地方。在曲阜孔廟大成殿前廊上,并立著十根深浮雕石柱。每根高5.7米、直徑0.8米、上面雕刻著雙龍戲珠,相對回舞,盤繞升騰。柱身構以山石,綴以云海波濤,造型極為生動。這是我國古代石雕藝術中的珍品。據說因為這是皇宮里所沒有的,所以過去皇帝來此祭廟時,都要用紅布把這批石柱包起來。另外,這類石柱在大成門前后、顏廟復圣殿前后各有四根。這些深浮雕石柱是曲阜獨有的石刻藝術瑰寶。
《亞圣孟子廟》
孟廟的另一名稱叫亞圣廟,是自古以來祭祀孟子的地方,位于山東鄒城縣南。廟建于北宋景祐四年(公元1037年),后經金、元、明、清歷代重修擴建,便形成了今日的規模。孟子廟占地650畝,院落五進,殿宇有64間,并以主體建筑亞圣殿為中心,南北中軸線自南向北依次有:欞星門、石坊、儀門、亞圣殿、寢殿。左右兩路對稱排列啟圣殿、孟母殿、致嚴殿、祧主祠、東西廡、祭器庫、省性所、康熙及乾隆御碑亭等。整座建筑群布局嚴謹,氣勢宏偉。亞圣殿后為寢室,內祀孟軻夫人田氏。殿前有古檜3株,為宋宣和年間所植,經歷了八百余年,至今枝堅葉茂、郁郁蔥蔥。另外,廟內還有古槐、銀杏、藤蘿等高大樹木。
5.參考書目
(1)推薦書目
《中國儒家文化名著》,張岱年、石翔主編,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儒家文化面面觀》,楊朝明編,齊魯書社xx年版
《中國儒學》(四卷),龐樸主編,東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
《儒學三百題》,王健主編,上海古籍出版社xx年版
《先秦儒學》,錢遜著,遼寧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中國哲學簡史》,馮友蘭著,北京大學出版社xx年版
《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黃仁宇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2年版
《中國古代思想史論》,李澤厚著,安徽文藝出版社1994年版
《中國學術思想史隨筆》,曹聚仁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