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 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
最后教師小結本課的學習內容,回顧前面所學的三節知識,理清中國傳統主流思想的演變過程,得出明清時期是儒家思想的活躍階段。
2. 教學案例
案例一 介紹李贄人物像圖時,教師可這么敘述:
同學們,請看大屏幕,屏幕上展現的就是以“異端”自居的思想家李贄。粗看其穿戴的衣冠,就能推斷他為明朝人,實際上他生活的時間為1527~16xx年,壽命較長,75歲。細看其面部,五官端正,眼睛中透著一股銳氣和正氣。就是這樣一位充滿正氣的思想家,開啟了中國古代文化思想的新潮流。今天我們就仔細體會其思想主張,從中汲取有益的營養。
案例二 關于理解教材18頁的【資料回放】,教師可這么引導學生:
教師說:先請大家閱看教材18頁的【資料回放】,閱看時在弄清原文意思的基礎上,要劃分好層次。
(學生閱讀2分鐘后)
教師問:本段材料主要講什么問題?
學生答:古代君民關系變化情況。
教師問:按照黃宗羲的觀點,古代君民關系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學生答:原先“天下為主,君為客”,后來變為“君為主,天下為客”。
教師問:黃宗羲持哪一種觀點?其觀點在中國古代還有哪些人持有類似觀點?
學生答:黃宗羲的觀點是“天下為主,君為客”。孟子等先秦儒學思想家。
教師問:你對黃宗羲的觀點有何看法?
學生答:其思想適應了資本主義萌芽時代要求,具有民主啟蒙的作用。
四、問題解答
【學思之窗】
你對這句話有什么想法?你自己應該怎樣做?
解題關鍵:“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是中國人民愛國精神的高度概括。
思路引領:來源于明清,在近代得到提煉,今天賦予新的內涵。
答案提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句話充滿著強烈的愛國情感,在古代和近代中國民族危機嚴重的時刻,都激發了一些仁人志士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歷史發展到今天,這句話同樣激發著每一位華夏兒女為中華崛起而奮斗。作為高中生,應當學好建設祖國的本領,接受祖國的挑選,把祖國建設得更美好。
【探究學習總結】
一、本課測評
1.李贄有哪些“離經叛道”思想?
解題關鍵:李贄是反封建思想的先驅。
思路引領:李贄“離經叛道”的表現。
答案提示:(1)挑戰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統地位,批判道學家的虛偽。認為,是非應隨時代變遷發展而改變,不應以孔子的話作為永久不變的定論。批判道學家“陽為道學,行若豬狗”。(2)抨擊封建社會的傳統觀念,強調個性發展。痛恨男尊女卑現象,竭力贊頌改革,肯定農民起義。
2.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的進步思想有哪些?
解題關鍵:弄清教材意思,抓住重要語句。
思路引領:從政治、經濟、思想三方面概括進步主張。
答案提示:三大進步思想家的主張有:(1)政治上:反對君主專制獨裁,提倡“人民為主”。 (2)經濟上:重視手工業和商業,提倡“經世致用”。 (3)思想上:批判繼承傳統儒學,構筑具有時代特色的新思想體系。
二、學習延伸
1.探究活動
活動主題:“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演講會
活動目標:通過慷慨激昂、聲情并茂的演講,使學生樹立報效祖國的遠大志向,培養學生勇于站在時代前列,勇于承擔歷史重任的優秀品質。
活動準備:先讓學生寫好演講稿,師生共同閱讀后,挑選出6~8篇優秀演講稿。
聘請學生評委4人,主持人1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