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全集
巧用課件創設設關答問題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好勝心理,認讀生字、詞及難讀的句子,掃清文字障礙。
把生字新詞帶入文中再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三)、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在情境中理解課文。
師:現在我們可都是生活在這美麗的大森林里的小動物了,小黃鶯馬上就要選歌手組織合唱隊了,你想參加嗎?(生:想)那可要好好準備一下了!小蟋蟀、小青蛙和蟬,你們都認真讀讀課文中自己的話,想想一會兒小黃鶯來請你時該怎么說呀?小黃鶯們可要把這幾個相關的自然段都讀讀,想想應該怎么去請小歌手呢?自己練好了,就和本組的小伙伴一起商量、準備。
1、自主準備。
2、小組合作交流,準備參與選拔小歌手。
3、在情境中學習課文,在情境中理解、表演。
師將競爭機制引入課堂:“誰的歌聲最動聽,就會吸引小黃鶯來請你當歌手,小歌手們,快唱起你們動聽的歌吧!”
扮演蟋蟀的學生:“曲曲曲……”
扮演青蛙的學生:“呱呱呱……”
扮演蟬的學生:“知了知了……”
師:小黃鶯們,哪位歌手的聲音最吸引你?快去請它們參加合唱隊吧!
生:(一只只小黃鶯分別飛到自己喜歡的歌手那里請它們參加樂隊。運用多媒體課件營造氛圍:柔和的音樂中,美麗的小黃鶯分別飛到了草叢里、水田邊、大樹上,和三位小歌手對話,請它們參加合唱隊。在這種氣氛的渲染下學生置身其中,朗讀課文,表演故事。)
師在這一過程中引導學生學習課文,指導他們的對話,滲透口語交際。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尊重學生獨特感受。
4、總結知識點。(因為它們分別用翅膀、聲囊和響板震動發聲,所以是奇妙的歌手。板書揭示課題)
(四)拓展延伸,分角色表演。
師:小黃鶯還有可能飛到哪兒?遇到那些不用嗓子發聲的歌手?你能不能照著書中的樣子說一說?(出示提示語):
小黃鶯飛到_______________,看到_________在唱歌,
小黃鶯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處讓學生課前適當準備,比如向爸爸媽媽請教、和父母一起查找資料等,然后再引導他們將收集到的信息運用到學習之中。)
2、分角色表演,口語交際滲透其中。
三、 總結、作業:
1、課文學完了,現在你最想說些什么?(鼓勵學生大膽抒發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下課以后你最想做些什么?(尊重學生的選擇,自主留作業)
例:我想和小組的同學繼續練習分角色表演這篇課文。
我想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課后反思:
備課時我希望“課堂就是森林,學生就是歌手,故事就發生在身邊”這一主旨能貫穿始終,而課件則在這里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從導入時美麗的大森林、鳥兒清脆的鳴叫,到初讀時大家闖關答問題,再到精讀時在優美的旋律中小黃鶯分別飛到草叢中、水田邊、大樹上去請歌手的精彩畫面,沒有一處不營造出美麗的童話氛圍,使學生身臨其境,置身于大森林之中,成為其中的一名小歌手,在興趣盎然中不知不覺地度過了四十分鐘。本課中理解小蟋蟀用翅膀發聲是個難點,而青蛙怎樣用聲囊發聲和蟬怎樣用響板振動發聲對于學生來說則是知識上的盲點。如何讓學生了解這一知識呢?抽象的語言描述肯定達不到預期效果,而我將它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制成了形象直觀的畫面,三種小動物的發聲方法一目了然,學生就很容易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