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版數學四年級下冊全冊教案
西師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備課教案(XX年修訂版)
一、四則混合運算
二、乘除法的關系和運算律
三、確定位置
四、三角形
五、小數的意義和性質
六、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七、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八、統計
九、總復習
西師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備課教案(XX年修訂版)
一、四則混合運算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南師大版)四年級(下)第1~2頁例1、例2,課堂活動第1~2題,練習一第1~3題。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的過程,理解小括號在四則混合運算中的作用,能正確進行三步計算的四則混合運算。
2感受兩步混合運算和三步混合運算之間的聯系與區別,掌握沒有括號和帶有小括號的四則混合運算順序。
【教學重點】
經歷探索三步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掌握這個運算順序。
【教具、學具準備】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計算下面各題
85-26+7318÷9×8200-17×724×5+12
說一說沒有括號的混合運算算式里,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師隨學生的回答板書:
混合運算既有乘除法又有加減法——先乘除,后加減
只有乘除法或只有加減法——從左到右依次計算
2計算下面各題
185-(51+49)35×(107-79)819÷(108-99)
說一說有小括號的算式,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師隨學生的回答再次形成新的板書: 混合運算沒有括號的既有乘除法
又有加減法——先乘除、后加減
只有乘除法
或只有加減法——從左到右依次計算
有括號的——先算括號里面的,再算括號外面的
教師:這節課我們就在掌握了這些知識的基礎上繼續研究四則混合運算(板書課題)。
二、進行新課
1教學例1
出示教科書例1的情景圖,將圖中的對話框改為“我們一共要做200個燈籠”,“每天做20個,照這樣計算,做了7天,還剩多少個”。
教師引導學生理解圖意后,問學生:怎樣求還剩多少個,能用原來學習的知識來解決這個問題嗎?
學生討論后回答。
教師指導學生這樣想,要求還剩多少個,應該用200個減去做了的個數;要求做了的個數,應該用20×7;算式列成200-20×7。
教師:200-20×7這個算式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師:算式的運算順序與解決問題的順序相同。
同學們能計算出來嗎?
學生解答后,重點就運算順序再讓學生說一說為什么要先算乘,再算減。
教師:同學們對前面的知識掌握得不錯。
下面我們看這個問題要發生什么變化?
把小女孩的對話框改成教科書上的對話框。
讓學生觀察后發現,“每天做20個”變成“4天做了80個”。
教師:題目這樣變化以后,又該怎樣解答呢?
指導學生分析出右圖的解答過程,在此基礎上列出混合運算算式。
教師隨學生的回答板書:200-80÷4×7。
教師:從做燈籠這幅圖的要求來看,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呢?
教師:就是說圖中要求我們先算除,再算乘,最后算減。
教師邊講邊板書:200-80③÷①4×7②
教師:按照我們前面學習的四則混合運算順序的要求,這道算式又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呢?
指導學生對照黑板上復習時板書的四則混合運算順序思考,根據“先乘除,后加減”的運算順序,確定這道題要先算80÷4×7,再根據“只有乘除法,要從左到右依次計算”的運算順序,確定要先算80÷4,再算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