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版數學四年級下冊全冊教案
2準備工具,確定小組成員具體分工小組內確定一人作記錄,其余成員每人去尋找一種能測量身高的工具。
3繪制記錄表,測量身高,做好記錄
(1)小組集體研究怎樣制作記錄表:記錄表中要有哪些項目?應該怎樣繪制?
(2)全班統一記錄表有關內容,教師提出指導意見。
(3)可以采用教科書第131頁上的記錄表,也可以采用自己繪制的記錄表。
(4)由一人記錄,其余小組成員相互配合測量出小組內每個成員的身高。
(5)每組整理完善記錄表,教師展示記錄得好的小組的統計表,并對合作得好的小組提出表揚。
4全班進行數據匯總,整理
(1)全班推舉一人做主持匯總數據,在教師指導下依據教科書第124頁表格,把所有數據分成6組。
(2)每組依次匯報本組成員符合表中身高范圍的人數,主持人把總人數填到相應的空格中。
(3)整理完善表格,每位學生把數據整理到自己書上的表格中。
5制作統計圖
(1)全班學生根據表中的數據制作成統計圖。
(2)分析統計圖:大部分同學的身高在什么范圍?男同學的平均身高與女同學相比怎么樣?為什么會有這種差異呢?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
(3)組織學生小組討論交流。
(4)匯報討論結果,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點評補充。
6選擇項目探討研究
教師:從數據中發現盡管我們長高了,但每位同學之間有一定的差異,有些差異還很大,剛才大家談到了造成這種差異的一些原因,但如果要科學的說明問題,還需要繼續深入的研究,同學們可以選定一個項目進行研究,有問題可以請教老師和家長。
三、 課堂小結
今天你學到了什么新知識,有哪些感想?
九、總復習
小數的認識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書(西南師大版)四年級(下)第133~136頁,整理全冊書的學習內容及練習二十八相應的問題。
【教學要求】
1經歷整理與復習本期所學知識的過程,初步學習一些整理數學知識的方法,養成自覺整理與復習的意識和習慣;在整理與復習中進一步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獲得成功的體驗。
2通過系統的整理幫助學生進一步加深對小數的意義及性質的認識和理解,熟練的求出小數的近似數并能在生活中應用。
【教學重點】
1經歷整理與復習本期所學知識的過程,初步學習一些整理數學知識的方法。
2理解小數的意義,掌握小數的性質和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
3用“四舍五入”法按要求求出小數近似數。
【教學難點】
理解小數的意義,掌握小數的性質和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
【教具】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教師:同學們,這學期的新課學習已經結束。從今天開始,我們將進入本期的數學學習的沖刺階段——總復習。(板書課題)
二、整理全冊書的學習內容
1回憶整理
教師: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在本期的數學學習中,我們學了哪些內容?(學生回憶本期所學知識)
教師:通過大家的補充,已經將本學期所學知識說得比較全面了。
可是,怎樣才能使我們比較清楚地了解本學期的知識點呢?有什么好辦法呢?(整理)教師:對!我們可以對這學期的知識進行整理。想想我們學過哪些整理知識的方法?
教師:請同學們四人一組商量一下,選擇你們喜歡的方法將這學期所學知識進行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