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版數學四年級下冊全冊教案
同學們能不改變數的大小,把7改寫成三位小數嗎?學生改寫后,集體訂正。
四、復習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
教師:引起小數大小變化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小數點的位置問題。我們知道,小數點的位置一般是不能移動的,它的位置一移動,就要引導小數大小的變化。下面我們來看一看它的移動是怎樣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
在視頻展示臺上,直觀地呈現1234的小數點向左移動,分別變成1234,1234和01234的過程。
教師:這樣的移動呈現了一個什么規律?
教師:下面我們再來觀察。
在視頻展示臺上,直觀地呈現1234的小數點向右移動,分別變成1234,1234和1234的過程。
教師:這樣的移動又呈現了一個什么規律?
教師:同學們總結得真不錯。總的來看,小數點位置移動會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移動的方向是向左移動,原來的小數要縮小,向右移動,原來的小數要擴大,每移動一位,就要擴大或縮小10倍。同學們能用這個規律來解決這些題嗎?
板書:023 m=()cm0513噸=()kg
學生解答后抽學生回答,并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讓學生說出把023 m化成厘米作單位的數,就是把這個數擴大100位,要把023的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
教師:看來同學們把小數點移動的規律應用得很好,下面請同學們繼續應用這個規律來完成練習十九第7題。
學生完成后集體訂正,重點引導學生說一說為什么要擴大或縮小,是怎樣移動小數點的位置的。
五、課堂小結
教師:這節課我們整理和復習了哪些知識呢?
教師:這些內容的概念比較多,但是我們把它們綜合起來理解就容易記住這些概念了。
你是怎樣綜合起來記憶這些知識的呢?能把你的竅門交流給大家嗎?
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記憶這些概念的方法。
教師:好了。
這節課我們整理和復習了這個單元的一些知識,這里還有一個小數的近似值和生活中的小數我們還沒有復習,這些內容留作下節課再進行復習探討。
綜合應用
——三峽庫區生態環境調查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南師大版)四年級(下)第95,96頁。
【教學目標】
1經歷簡單的調查的過程,初步學習基本的收集數據、信息的方法。
2通過了解三峽庫區生態環境情況,培養學生環保意識,培養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意識,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教學準備】
課前讓每一個同學調查、收集“三峽庫區生態環境”的情況,并做好記錄。
每組同學準備一張8開的白紙、水彩筆、尺子、剪刀等。
【教學過程】
教師:同學們,你們知道三峽工程嗎?誰能給大家介紹一下?
教師:這真是一件舉世矚目的宏偉工程!三峽庫區的生態環境建設到底如何呢?課前老師叫大家進行了一些調查,收集了一些數據。今天這節課老師將和同學們一道來分析、研究這個問題。
(板書課題)
一、 學生匯報,分析研究
1學生匯報
教師:課前老師布置了讓同學們調查、收集“三峽庫區生態環境”的情況,下面請同學們把你們調查、收集數據的情況給大家匯報。誰最先來匯報?
教師:哦,你調查的是三峽庫區內的污染情況。
(板書:污染情況)你是從哪里知道的呢?
(我是通過上網,在三峽網站上調查到的)
教師:哦,你的調查途徑是“三峽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