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版數學四年級下冊全冊教案
(1)出示例4中的統計表:觀察統計表,你能發現哪些數據?
(2)現在我們想把統計表中的數據很直觀形象的表示出來,你有什么辦法?
(3)這里有“男生”和“女生”兩種不同的數據,該怎么表示呢?
(4)全班匯總意見,明確制圖方法。
(5)學生在書上獨立嘗試制作復式條形統計圖。
(6)把學生制作的優秀統計圖在全班展示學習,并請學生說明自己在制圖過程中注意了什么問題。
三、鞏固練習
1課堂活動第2題教師:剛才同學們的統計圖畫的很漂亮,不過是書上有提示,所以我們很快就知道這樣制作這樣的統計圖,現在沒有任何提示,你還能制作統計圖嗎?(1) 出示課堂活動第2題的統計表。
要求學生觀察數據,思考怎樣把表中的數據表示在統計圖上。
(2) 請學生匯報自己的思考結果,教師要特別注意強調用兩種不同的顏色區分數據。
(3) 學生在書上開始嘗試制圖。
(4) 展示優秀的制圖范例,并指出個別學生在制圖中出現的問題以及該如何避免。
2小結制圖方法
你認為應該怎樣把幾種不同的數據表示在統計圖上?畫圖中要注意什么問題?
講解:幾種不同的數據要用幾種不同的顏色區分,要注意用圖例表示出幾種不同的數據,讓看圖的人明白哪種顏色表示哪種數據。另外注意作圖要整潔干凈。
3第125頁第3題
(1)組織學生有序地報出自己喜歡的科目并填在相應的空格中。
(2) 學生獨立制圖。
(3) 展示以及請學生簡單評價別人制作的統計圖。
三、作業設計
練習二十六第2題。
四、課堂小結
今天你有什么新收獲?還有什么問題?
平均數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南師大版)四年級(下)126~127頁例1,例2及課堂活動練習二十七第1,2題。
【教學目標】
1經歷求平均數的探索過程,理解平均數的意義。
2掌握求平均數的方法,并能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
1談話引入我們學校要舉行遙控飛機飛行表演,要求每班代表隊的飛機平均飛行時間超過50秒。我們四(1)班代表隊也選出了4名同學參賽。他們試飛的情況如下。(出示例1的記錄表)
2教師質疑我們這個隊能參加學校的比賽嗎?教師揭示課題:今天我們來學習“平均數”就能解決這個問題了。
(板書課題)
二、探求學習新知
1教學例1
(1)出示例1的記錄表和學校的要求。
教師:觀察記錄表你能獲得什么信息?我們這個代表隊能達到學校的標準嗎?我們根據這些信息應該解決什么問題?
學生可能回答:知道4個同學每個人的飛機飛行的時間。
可以求“平均每架遙控飛機飛了多少秒”,然后與學校要求的平均飛行時間比較。
(2)教師根據學生提的問題板書“平均每架遙控飛機飛了多少秒”。
教師:怎樣算平均每架遙控飛機飛了多少秒?(學生獨立思考后,同桌議一議,試著解答)
學生可能回答:57+51+48+48=204(秒)204÷4=51(秒)。
我們是先算出4架飛機共飛204秒,再算平均每架飛機飛行的時間。
教師:也就是先把4個同學的飛行時間合起來,然后再平均分成4份,算出這4個同學的飛機平均飛行的時間。
教師:算出的這個平均飛行時間51秒就是一個平均數,它表示代表隊每個隊員的遙控飛機的飛行時間嗎?它代表什么?
學生可能回答:它不表示每個隊員的飛行時間。而是代表他們組的平均飛行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