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2
3.語文實踐。
搜集整理天山牧場的詩文和圖片,在班級里組織一次天山牧場風景欣賞活動。
西雙版納密林奇觀
教材說明
〔解題〕
云南境內的西雙版納有豐富的植物資源,是我國著名風景區之一。它的最大特點就是有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在那里,你會見到許多奇花異木。本文寫了西雙版納原始森林中獨木成林、樹上植物園、神奇的樹木、天然水壺等奇特景觀。
〔結構分析〕
課文共有6個自然段,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概括介紹西雙版納密林的特征。先交代西雙版納的地理位置、旅游地位,再介紹它的原始森林植物資源豐富的特點:類型多、層次多、種類多。又用一句話概括出這里有許多奇花異木,領起下文。
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第五自然段),介紹西雙版納原始森林的一些奇特的景觀。
第一層(第二自然段),介紹西雙版納密林中獨木成林的奇異景觀。
第二層(第三自然段),介紹西雙版納密林中的奇異景觀——樹上植物園。
第三層(第四自然段),介紹西雙版納密林中的神奇的樹木。
第四層(第五自然段),介紹西雙版納密林中的天然水壺——扁擔藤。
第三部分(第六自然段),進一步概括西雙版納密林的神奇。
〔語意理解〕
“俗話說‘獨木不成林’,可是西雙版納卻偏偏獨木也成林。”
先引俗語,再用“可是”轉折,“也”加以強調,既點出“獨木成林”的景觀,又表現出無比驚奇。
“支柱根多的一棵古榕樹能達到二三十根,你簡直無法分清這棵樹中哪棵是支柱根了,遠遠看去只覺得有一片樹林聳立在那里。”
先用數字,再用“簡直”加以強調,并用“只覺得”以表感覺,最后加一個“聳立”,真讓人領略了獨木成林的奇觀了。
“一株被寄生的喬木或油棕樹就是一座有著幾十種甚至上百種附生植物的空中花園,絢麗神奇的景象令人嘆為觀止。”
一個暗喻句既交代了空中花園形成的原因,又充分表現出空中花園的美麗。“嘆為觀止”十分貼切地表達出觀者的感受,既表明空中花園的奇,又表達出作者發自心底的贊嘆。
“西雙版納的密林是神奇的,你不想到那里去看一看嗎?”
先概括西雙版納密林的神奇,點題、并以問句結尾,吸引人們前去觀賞,進一步表現了作者對西雙版納密林的喜愛與贊美。
〔寫作特點〕
1緊緊圍繞“奇觀”組織材料,先后選取四類奇特的景觀,窺豹一斑地表現出西雙版納密林的奇異特色。
2結構嚴謹、層次鮮明。課文采用“總—分—總”的結構方式,先概括特點,再詳細分說,讓人真實感受;最后總結深入,讓人不禁神往。中間部分不僅采用并列關系介紹四種奇觀,而且在介紹每一種奇觀時也采用了大體相同的層次結構,如先說明奇觀是什么,然后介紹形成的原因,再描繪其形,最后表達贊美喜愛或驚嘆之情。
3本文不僅有生動的描繪,而且作了恰當的評價,充分表達了作者對西雙版納密林奇觀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教學建議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感受西雙版納奇異的景觀。
3.領悟作者抓住景物特點,先概括表述再具體描寫的表達方法。
4.認識7個生字。
〔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西雙版納密林的奇觀“奇”在哪里,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課時〕
1課時。
〔閱讀建議〕
1.課前,可引導學生查閱有關西雙版納的資料,教師準備課文插圖的放大圖或實景錄像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