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2
4.體會用詞的準確。語言簡潔準確是科技類課文表達方面的特點。在交流中可以讓學生說一說哪些詞句表達得清楚或生動,引導學生細心體會,可采用刪減比較、對比朗讀等方法。如“在此之前,人若折斷一根骨頭,就可能引起死亡”。“可能”一詞不能去掉,因為它說明了受傷后導致的最嚴重后果。從這句話中,也能看出石膏繃帶雖然微不足道,但在為人們減輕痛苦、拯救生命方面,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5.積累遷移。課文中有些字的字音容易讀錯,可讓學生先自己交流認讀,注意提醒:“紐”讀niǔ,不要讀成liǔ;“杉”是翹舌音;“械”讀“xiè”,不讀“jiè”。
6.實踐拓展。可以讓學生交流課前搜集有關現代科技發展的資料,教師還可以補充展示一些。讓學生了解科學技術創造的奇跡,暢想未來世界的變化,激發他們熱愛科學、學習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資料
20世紀影響人類生活的20項發明
1.無線電。
發明者:馬克尼(意大利)、波波夫(俄國)。
發明時間:19xx年。
無線電是無線電技術的簡稱,早期用于電報和電臺通話,后逐步擴展到廣播電視、測向、定位、遙感、遙測以及衛星通訊。
2.洗衣機。
發明者:費希爾(美國)。
發明時間:19xx年。
在蒸汽機發明之后,有人用它初步實現了洗衣的機械化。但真正意義上洗衣機的誕生在電動機發明之后。世界上第一臺電動洗衣機是美國人阿爾瓦•丁•費希爾在19xx年設計并制造出來的。
3.塑料。
發明者:貝克蘭(比利時)。
發明時間:19xx年。
美國的比利時科學家貝克蘭用甲醛和苯酚合成一種蟲膠。這就是人類最早研制出來的酚醛熱固塑料。近百年來,不斷增添新成員的塑料大家族,已成為現代社會中處處不可缺少的人工材料。
4.味精。
發明者:池田菊苗(日本)。
發明時間:19xx年。
“家有味之素,白水變雞汁”,這是味精最初的廣告語,此語道出了味精的神奇和奧秘。原來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到1964年,以“谷氨酸鈉”為主要成分的味精出現了,其鮮度為原來味精的160倍。
5.不銹鋼。
發明者:亨利•布諾雷(英國)。
發明時間:19xx年。
不銹鋼是一種防腐蝕、耐高溫的合金。它的主要成分是鐵和鉻。由于所加元素及比例的不同,迄今已有一百多種不銹鋼。
6.電燈。
發明者:約瑟夫•斯旺(英國)、愛迪生(美國)、米蘭爾(美國)。
發明時間:1878~19xx年。
1878年12月18日,英國科學家約瑟夫•斯旺在太晤士河畔紐卡斯爾化學會的會議上,演示了一種將很細的碳絲置于真空管內的電燈。1879年10月21日,愛迪生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只有實用價值的電燈。19xx年,米蘭爾發明了功率大、壽命長、效率高的充氣鎢絲燈泡。
7.電視。
發明者:費羅•法恩斯沃斯(美國)、約翰•貝爾德(英國)、弗拉迪米爾•茲沃涅金(俄國)。
發明時間:1908~1928年。
電視的發明傾注了許多人的心血,其中涉及的發明家有大學教授,有企業界的專家,有大公司中的研究小組。值得重點提及的,還有一位當時只有14歲的美國少年費羅•法恩斯沃斯。他提出了畫面通過電子流轉換的設想。后來的發展證明,這一設想比許多專家的設想高明得多。
8.人造纖維。
發明者:卡羅塞斯(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