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2
《北京話》從語言的角度出發探尋了首都文化主要組成部分之一——語言的特點,抒發了對北京話的喜愛之情;《烤鴨》則打開了北京的另一扇窗戶——北京的飲食文化,通過閱讀課文,我們“品嘗”的不僅僅是美味的烤鴨,還有北京的飲食文化。《頤和園》和《院子》介紹了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和四合院。“能說會寫”和“語文七色光”中的內容,都圍繞這一主題編排,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通過不同的途徑和方法,從不同的角度認識北京,了解北京,親近北京。
教學本單元課文,要明確如下的要求:一是要抓住主要內容,了解北京文化的豐富多彩,增強熱愛祖國首都的情感;二是要揣摩作者是怎樣寫出北京風情特點的,學習運用作者的寫作方法;三是要注意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語言;四是要從實際出發,根據各自條件,通過多種途徑盡可能多地搜集資料,以豐富對首都北京的感受。教學時,還要在閱讀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激發學生對祖國首都的向往和熱愛之情。
本單元課文作為本冊教科書的最后一單元,要適當考慮它對本學期注重培養的閱讀能力——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和理解含義深刻的語句等,要加以復習與鞏固。整單元課文在理解上的難度不大,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極好憑借,可充分利用學生過去的閱讀經驗,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教學伊始,教師可以向學生推薦相關方面的文章和書籍,布置學生課外閱讀。
15 北京話
教材說明
〔解題〕
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范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本文的作者把北京話視為最接近普通話的方言,由衷地表達了他對北京話的喜愛之情。
〔結構分析〕
全文可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寫“我”愛北京的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北京話好聽。作者用抒情的筆調,贊嘆北京話給他帶來的享受和誘惑,點出文章的題目。
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第三自然段),寫外來者在北京學說普通話的重要性及湖北朋友、美國朋友還有“我”學說普通話的經歷和感受。
本部分可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層(第二自然段),在北京學說普通話是十分重要的。第二層(第三自然段),介紹“我”的湖北朋友、美國朋友和“我”在北京學習北京話的經歷及感受。
〔語意理解〕
“我愛北京,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因為北京話好聽。”
開篇第一句話,作者就率直地表達了自己對北京話的看法“——好聽”,態度明朗。
“或者說,北京最初是以聲音的形式進入我的聽覺——用最快的速度占據了我的內心。”
這句話是說還沒等“我”去用眼睛欣賞北京的名勝古跡,北京話給“我”聽覺上帶來的享受就征服了“我”,并在“我”心里占據了重要的位置。這里的破折號起到補充說明的作用。
“我像一滴方言的水珠,融入北京話的汪洋人海中。我在北京話的誘惑中,改變著自己。”
這里用了一個比喻句,生動形象地寫出“我”被北京話誘惑,開始學習北京話。
“嚴格地說,北京話也是一種漢語方言——不過是最接近普通話的方言。”
這里的破折號起到轉折強調的作用。前面說北京話是方言,既然是方言就不是標準的普通話;后面說它最接近普通話,是在強調北京話和普通話一致的地方多,因為普通話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