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2
〔寫作特點〕
1.抓住典型景物和氣候特點描寫了東北農村8月的夏末風光。小麥黃燦燦,菱角花黃乎乎一片,遠山如畫,燕子啾啾,雨水繁多,晝夜溫差大等,都是東北夏末的典型景物和氣候特點,作者抓住這些景物和特點,生動地描繪了東北農村夏末的氣象。
2.以繪畫的手法,抓住東北農村夏末的主色調——黃,以藍天、燕子、瓜菜、白云(烏云)、高粱、苞米等做襯托,描摹了一幅色彩明艷的夏末風光圖。
3.運用abb形式的詞語(黃燦燦、黃乎乎、氣呼呼、沙拉拉等)和生動形象的比喻加強表達效果,使夏末景象十分生動傳神。
4.方言運用熟練老道。多處東北方言的使用使全篇充滿濃郁的東北地方色彩。通篇語言生動而親切,平實而樸素,展現了濃厚的東北農村風情。
2 金色的懷表
教材說明
〔解題〕
本文為一則童話,講了一個有關時間的故事。
本文作者為兒童文學作家謝新福。謝新福,1939年出生,現任中國臺灣德富岡國小校長。著有童話《媽媽有兩張臉》《月亮和做夢的孩子》,童話集《老賴的天鵝》《童話盒子》,散文《浮生四情》《不負此生》《人生觀照》,等等。作品曾多次獲獎。
〔結構分析〕
本文寫小主人公東東平時急躁、粗心而沒有耐性,因而錯過了許多美好時光。“六一”節前夜的一個關于“金色懷表”的夢,讓他懂得了每分每秒時間的寶貴,感悟到享受每一刻美好時光的重要。揭示了“時間寶貴,每個人都要珍惜時間,注重享受生命過程”的道理。
全文共11個自然段,根據內容,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寫東東平時急躁而沒有耐性。
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第九自然段),寫時間老人送給東東一塊金色的懷表,從這塊懷表,東東領悟到了時間的寶貴。
第一層(第二自然段),寫時間老人送給東東一塊亮晶晶的懷表。
第二層(第三自然段~第五自然段),寫東東用金色的懷表向前趕時間,什么風景也沒看到,轉眼就到了下午兩點。
第三層(第六自然段~第七自然段),寫東東開始悔恨和懊惱自己的急躁和粗心,想讓時間倒流,卻不可能。
第四層(第八自然段~第九自然段),寫東東第一次體會和領悟到時間的寶貴。
第三部分(第十自然段~第十一自然段),寫“懷表”的故事并不是真的,原來是東東的一場夢。從這場夢中,東東懂得了好好享受每一分一秒美好時光的道理。
〔語意理解〕
“東東是一個沒耐性又急躁的孩子,每當好日子要來的時候,他總是抱怨時間過得太慢。……那有多好。”
這是全文的第一自然段,也是全文總起部分。“東東是一個沒耐性又急躁的孩子……時間過得太慢”,是對東東個性總的評價,整個故事都是圍繞這個個性特征而展開的。文章在開頭先概括地說明東東是一個什么樣的孩子,然后舉了兩個例子來說明他的這種性格特征:一是離春節還有一個月,就嫌時間過得太慢;二是學校要旅游,就整天心神不寧。這說明每當有趣和快樂的活動或假期要來臨,東東都會表現得很焦躁。
“掌管時間的老公公,這些日子也被東東煩夠了……”
這句里暗含的意思是:兒童節前的許多天開始,東東每一天都過得不平靜、不從容;他每一天都是在嫌時間慢的抱怨中、盼時間快過的焦灼中和瞪著眼睛盼天明的等待、煎熬中度過的。“這些日子”,表明了許多天的時間。許多天里,東東每天都在抱怨、等待、焦急不安中度過,所以時間老公公也真有些煩夠了。時間老公公的“煩夠了”,是直接導致他送懷表給東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