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2
(2)教學指導思想。課文的內容與絕大部分學生的學習實際是有一定距離的,學生對北京話的感受,無論直接或間接,都沒有作者的感受深刻。教學時,要聯系學生的實際,靈活調整教學標準,在句子含義的體會上,盡量準確深刻,但是也容許學生有距離,有個性化的體驗。理解課文時,要注意朗讀、默讀、瀏覽相結合。通過默讀、瀏覽,可以抓住課文主要內容,有利于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3)教學過程建議。教學本文,要在整體了解內容的基礎上,抓住含義深刻的句子,通過朗讀和默讀來體會。可以設計如下的環節:
①情趣導入新課。可以播放多媒體課件、北京話的錄音導入,可以教師和學生互說幾句北京話導入,還可以以“北京”為話題,在談話中導入新課。
②初讀感知課文。導入課題后,請學生自由朗讀課文。一是把字音讀正確,把句子讀通順,把課文讀熟練。二是瀏覽課文,給課文的自然段標上序號,默讀各個自然段,想一想各寫的什么意思,在了解各自然段意思的基礎上,綜合概括課文的大意。三是默讀課文,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把問題寫下來,先嘗試自己閱讀解決,解決不了準備課堂質疑。
學生自主閱讀課文后,教師對學生的初讀感知情況進行檢查:指名朗讀課文,說說課文大意,提出不懂的問題。教師要仔細研究學生提出的問題,善于歸納學生提出的問題,能及時解決的當場解決,如果是關于句子含義理解的問題,就留作下個環節解決。
③細讀體會內涵。要注意抓住學生提出來的不理解的句子,引導學生默讀、討論。默讀課文,請學生把自己不理解的句子做上記號。理解時,不能就句論句,要采用抓關鍵詞語(課后要求學生理解的6個詞語大多包含在這些含義深刻的句子中)、結合上下文和聯系生活實際的方法進行,要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并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表述。先小組討論,再班級交流。要重點抓住“為什么說北京話是不朽的”的問題,引發思考與討論。在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使學生受到思想的啟迪。
在理解、體會含義的過程中,還要與朗讀結合起來,使學生在有感情地朗讀中受到情感的陶冶。下面的兩處句子要注意指導好朗讀:
“我像一滴方言的水珠,融入北京話的汪洋大海中。我在北京話的誘惑中,改變著自己。”要指導學生讀出對北京話的深切喜愛之情。
“聽覺中的北京,似乎比視覺中的北京更為深遠、廣博。一個世紀以來,北京的街景、居民、建筑以及風景在變,唯獨瑯瑯上口的北京話沒變——語言是否才是最不容易被歲月改變的事物?是否是一座城市最明顯、最本質的特征呢?從這個意義上說,北京話是不朽的。”要指導學生讀出對北京話的喜愛和贊美。
朗讀要正確、流利,邊讀邊感悟理解。在朗讀的方式上,可以自由讀,可以指名讀,也可以齊讀。特別是文章的結尾部分,要用齊讀表現出激昂的情緒。
④品讀揣摩表達。先請學生說說,讀了課文,你認為作者最想告訴我們的是什么?這是學生在深入理解了課文之后的回歸與提升。使學生明白作者最想告訴我們的是他對北京話的理解和認識,是他對北京話的深厚感情。那么,作者是怎樣把自己的理解、認識和感情表達出來的呢?可以引導學生從下面幾個方面揣摩:
作者是站在什么角度來看北京話的?(以一個外來人的身份看北京話,這個角度更有利于作者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