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2
激光的產生機制:
若原子或分子等微觀粒子具有高能級e2和低能級e1,e2和e1能級上的布居數密度為n2和n1,在兩能級間存在著自發發射躍遷、受激發射躍遷和受激吸收躍遷等三種過程。受激發射躍遷所產生的受激發射光,與入射光具有相同的頻率、相位、傳播方向和偏振方向。因此,大量粒子在同一相干輻射場激發下產生的受激發射光是相干的。受激發射躍遷幾率和受激吸收躍遷幾率均正比于入射輻射場的單色能量密度。當兩個能級的統計權重相等時,兩種過程的幾率相等。在熱平衡情況下n2<n1,所以受激吸收躍遷占優勢,光通過物質時通常因受激吸收而衰減。外界能量的激勵可以破壞熱平衡而使n2>n1,這種狀態稱為粒子數反轉狀態。在這種情況下,受激發射躍遷占優勢。光通過一段長為1的處于粒子數反轉狀態的激光工作物質(激活物質)后,光強增大eg1倍。g為正比于(n2-n1)的系數,稱為增益系數,其大小還與激光工作物質的性質和光波頻率有關。一段激活物質就是一個激光放大器。
如果,把一段激活物質放在兩個互相平行的反射鏡(其中至少有一個是部分透射的)構成的光學諧振腔中,處于高能級的粒子會產生各種方向的自發發射。其中,非軸向傳播的光波很快逸出諧振腔外:軸向傳播的光波卻能在腔內往返傳播,當它在激光物質中傳播時,光強不斷增長。如果諧振腔內單程小信號增益g01大于單程損耗 (g01是小信號增益系數),則可產生自激振蕩。原子的運動狀態可以分為不同的能級,當原子從高能級向低能級躍遷時,會釋放出相應能量的光子(所謂自發輻射)。同樣的,當一個光子入射到一個能級系統并為之吸收的話,會導致原子從低能級向高能級躍遷(所謂受激吸收);然后,部分躍遷到高能級的原子又會躍遷到低能級并釋放出光子(所謂受激輻射)。這些運動不是孤立的,而往往是同時進行的。當我們創造一種條件,譬如采用適當的媒質、共振腔、足夠的外部電場,受激輻射得到放大從而比受激吸收要多,那么總體而言,就會有光子射出,從而產生激光。
激光的單色性好、相干性高、方向性強、亮度極高。
14 21世紀的能源
教材說明
〔解題〕
本文是一篇介紹有關能源方面知識的說明文。課文的題目提示了說明的對象(能源)和說明的重點(21世紀的新能源)。全文按照能源分類安排說明的順序。能源是生活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我們的生產、生活都離不開它。目前,因為環境污染和一些能源的不可再生,科學家們正在尋找和發明更加環保,更加安全的新能源,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就會全面使用新能源了。
〔結構分析〕
全文共有六個自然段,可分為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二自然段),在介紹能源的主要用途和當今使用的能源基礎上,提出了21世紀一些新的能源將得到普遍的使用。
先說飛機,火車和輪船都靠能源。接著說當今能源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氣,然后提出到了21世紀,一些新的能源將得到普遍使用。
第二部分(第三~六自然段),主次分明,重點突出地介紹了一些新能源。
重點介紹的能源有:威力最大的原子能;最清潔的太陽能和最便宜的地熱。原子能的特點:用量小,能量大。其中1噸鈾相當于100萬噸煤所產生的能量,足夠人類用上兩千年。太陽能的特點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價格低廉,又無污染。地熱就在地球內,距地面僅有5千米處。其特點:溫度高,投入少,最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