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2
3.注重通過人物的行為、表情和語言表現人物的心理活動和性格。
4.以講故事的方式引導讀者自己感悟其中的道理。作者沒有在故事的最后大發議論,而只是以平實的語言給讀者講故事,給讀者留下了很大的感悟和思索空間。
4 海嘯之前
教材說明
〔解題〕
海嘯,是由海底地震或風暴引起的海水劇烈波動現象。海嘯發生時,海水沖上陸地,往往造成重大災害。本文講的是日本一個海邊村莊發生海嘯的故事。
〔結構分析〕
本文主要講述了日本一個海邊村莊的老人吉野在海嘯來臨之前,為了拯救全村人性命而燒光了自己家的稻子的故事。
全文共14個自然段,按內容可以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和自然環境。
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第十三自然段),寫海嘯來臨之前發生的故事。
第一層(第二自然段),寫吉野老人發現將要發生地震的前兆。
第二層(第三自然段),寫地震發生了,但這次與平時不同。
第三層(第四自然段~第八自然段),寫吉野老人燒了自己的稻子,小孫子和村民們都不理解他。
第四層(第九自然段~第十三自然段),寫海嘯來臨,人們明白了吉野老人為什么要燒光自己的稻子。
第三部分(第十四自然段),寫人們建廟銘記吉野老人的恩德。
〔語意理解〕
“這時,吉野望著陰沉悶熱的天空,警覺起來:‘這是要地震的天氣。’”
這句話寫出吉野老人生活經驗豐富,而且感覺敏銳。在海邊生活的人們對陰沉悶熱的天氣也許會熟視無睹,沒什么感覺,但吉野老人卻敏感地覺察到要發生地震。“警覺”,面對危險或情況變化的敏銳感覺。
“吉野敏銳的眼睛看到了海水突然變黑,從村邊退回,沙土和巖石露出,海岸狹窄的曲線變得越來越寬。他知道這個變化意味著什么,必須警告村民們!”
這句再次描寫了吉野老人的聰明敏銳:他不但感覺到了這次地震與往日經常發生的地震的不同,而且察覺到了海水和海岸線細微的變化。豐富的生活經驗告訴他,海嘯就要來臨了。老人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必須警告村民,這說明老人不是一個自私的人,他是一個在危難關頭為他人著想、充滿集體主義精神的人。
“那可是他全年所有的勞動成果,今年的口糧啊!”
在沒有時間下山送信報警的緊急情況下,吉野老人果斷地決定點燃自己的水稻作報警信號。吉野和孫子住在山上,不會受到海嘯的影響。在沒有時間報警的情況下,他完全可以選擇沉默。但他沒有。在他看來,全村人的性命比他的糧食更重要,所以他毫不猶豫地點燃了他全年的勞動成果。
“太郎感到吃驚和害怕,他跟在爺爺后面叫著:‘爺爺!為什么?這是為什么?’……太郎急切地凝視燃燒的稻子,落下了痛心的眼淚,轉身跑回家去。”
小孫子太郎的反應再正常不過了,他不能理解爺爺為什么一把火主動燒了一家人全年的口糧。不論是誰,看到這熊熊燃燒的大火都會心急如焚,心如刀絞——那是多少汗水才換來的收成啊!
“村民們聚集起來向山上趕來。全村人的確都來了——開始是年輕人,然后是老人和抱小孩的父母,甚至孩子們也來了,因為他們能幫忙傳遞水桶。但是……悲傷而又疑惑地看著老人的臉。”
村民們看到山上熊熊的大火和濃煙,都趕上山來了。不過,他們上山來并不是因為知道海嘯就要來臨,而是他們以為吉野老人家的稻田著火了,那是來之不易的收成,是農民的命根子,村里的男女老幼上山來是幫助吉野老人撲火的。這是一個動人心弦的場面——一家有難,所有的人都來幫忙,年輕人、抱孩子的父母、老人甚至孩子們。這個場面表現出這個村莊的優良傳統和集體主義精神。想撲滅大火已經是徒勞的了,所有的人因為吉野家一年的收成付之一炬而悲傷,又因為稻田突然失火而疑惑不解。這個村莊是一個團結互助的村莊,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村民們同喜同悲,休戚與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