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屆高考語文復習6年高考4年模擬分類匯編詩
答案 (1)bd
(2)第二聯:[景]描繪了一幅明麗的圖景:飛鳥來去出沒都在山色的掩映之中,宛溪兩岸,百姓臨河夾居,人歌人哭,摻和著水聲,隨著歲月一起流逝。[情]承上聯“今古同”想到宛溪的山水是持久的,歌哭相迭的一代代人生卻是有限的。于是頓生無法讓人生永駐的感慨。或:聯想八年前曾游此地,今故地重游,雖明麗的風景依舊,無奈年華如流水,一去不復返,于是頓生人世易變的感慨。
第三聯:[景]深秋時節的密雨,像給千戶人家掛上了層層的雨簾;落日時分,夕陽掩映著的樓臺,在晚風中送出悠揚的笛聲。一陰一晴,一朦朧一明麗。[情]略顯悲涼的意象,勾畫出秋天特有的情韻,隱隱透露出惆悵、凄涼之情。(以麗景寫哀情)或:時間上并不連續卻又每每使人難忘的景象同時涌入腦海,引發詩人人生多變的感慨。
5.(07江蘇蘇州聯考)請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春思二首
賈 至
草色青青柳色黃,桃花歷亂李花香。
東風不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長。
(1)詩歌中有兩個字透露了詩人想要表達的感情,這兩個字是什么?詩人是怎樣表達的?有何藝術效果?
答:
(2)開頭兩句以嫩綠、鵝黃兩色來點染明媚春光的目的是什么?
答:
答案 (1)“愁”“恨”。是通過埋怨、遷怒于毫不相干的“東風”和“春日”來表達的。將深愁苦恨表達得更加深切。
(2)從反面襯托無法驅遣的“愁”“恨”之強烈。
6.(07黃岡市高三2月質檢)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夜 坐
[宋]張耒
庭戶無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氣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謝,數葉迎風尚有聲。
(1)這首詩寫了秋天的哪些景致?所用修辭手法的作用何在?
答:
(2)本詩寫梧桐,作者抒發了怎樣的情感?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