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屆高考語文復習6年高考4年模擬分類匯編詩
(2)這首詩寫了作者“春行”時的所見所聞:有草有水,有樹有山,有花有鳥,可謂一句一景,且每個畫面均有特色。但詩又不是純粹寫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詩中“花自落”“鳥空啼”之景都顯出了山中的寧靜,從中更透出一絲傷春、凄涼之情。
解析 此題選擇的是唐代詩人李華的一首景物小詩。作者春天經歷了國破山河在,花落鳥空啼的愁緒。詩的前兩句直接寫景。作者站立在宜陽城頭觀賞景致,只是城下大片土地荒蕪,處處長滿了茂盛的野草。接著寫遠處,“澗水東流復向西”,清冷冷的山泉沒有人汲引灌溉,而是任其“東流復向西”。三、四句更進一步,繼續寫景!胺紭錈o人花自落”,這里強調“無”人,便道出了詩人對時代的感慨。經過了安史之亂,再也無人來此欣賞,只好任其自開自謝了!按荷揭宦辐B空啼”:春山一路,不禁使人想像到山花爛漫、鳥語宛轉的佳境。但著以“空啼”二字,卻是以樂寫哀,以鬧襯靜,充分顯示了山路的荒寞。全詩句句寫景,句句含情。雖寫的是綠草、芳樹、山泉、鳥語,卻都是為襯托詩人凄涼的心境服務,充分顯示了詩人對時代的深沉嘆惋。
18.(05福建)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李 白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注】 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陽而作此詩。
(1)詩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寫作“雁別秋江去”。你認為哪一句更妙,為什么?
答:
(2)對第三聯“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所運用的藝術表現手法作簡要分析。
答:
答案 (1)“雁引愁心去”運用了擬人手法,寫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興心情。這一句寫大雁有意為詩人帶走愁心,下句寫群山有情為詩人銜來好月,愁去喜來,互相映襯。“引愁心”比“別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穎。(答“雁別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
(2)第三聯運用夸張手法寫出了岳陽樓高聳入云的情狀,同時這兩句詩想像神奇,在云間“下榻”,在天上“行杯”,寫出了詩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
19.(04全國ⅰ)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秋 思
張 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王安石評論張籍詩歌的風格是:“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痹囄鰪埣嗽妼懥松钪心膫“尋!钡募毠潱勘磉_了他什么樣的情感?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