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屆高考語文復習6年高考4年模擬分類匯編詩
(1)第三聯(lián)兩句中各有一個字用得十分傳神,請找出來,并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答:
(2)從全詩看,作者向往一種什么樣的生活?請簡要分析。
答:
答案 (1)“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現(xiàn)出鷺鳥在沙灘上棲息時的神態(tài)。用“退”字別致、生動地表現(xiàn)出鴻鳥在天空中飛行的狀態(tài)。這樣寫構成了作者江邊所見的一幅靜動結合的畫面。
(2)向往一種隱逸的生活。詩的前兩聯(lián),作者從眼前之景,轉(zhuǎn)入懷古,遙想當年赤壁之戰(zhàn)時的人事,而今安在?從而發(fā)出了“波流萬世功”的感嘆。詩的后兩聯(lián),作者贊嘆宿鷺、飛鴻的閑適,接著又仿佛看到了漁翁的扁舟,聯(lián)系到“波流萬世功”的感嘆,于是提出“最羨漁竿客”,想駕一葉小舟在煙雨中歸去!
解析 這首詩大約作于宋哲宗紹圣二年(1095)到元符元年(1098)之間,詩人是時隱居黃州。該詩從懷古開始,聯(lián)想歷史上的英雄借助這虎踞龍盤的形勝處所,建立蓋世功業(yè),如滾滾東去的萬疊波浪一樣流之無窮。后四句寫眼前實景,寫悠閑的白鷺、高飛云端的鴻雁,直抒自己對垂釣輕舟生活的羨慕。(1)找出第三聯(lián)中的傳神字,即找詩眼,特別要注意其中動詞的表現(xiàn)力。(2)作者向往的生活中蘊含著作者的情感,而這種情感是通過對景物的描寫來體現(xiàn)的,要注意詩中意象閑適的特點。
5.(08全國ⅱ)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春日即事
李彌遜①
小雨絲絲欲網(wǎng)春,落花狼藉近黃昏。
車塵不到張羅地②,宿鳥聲中自掩門。
【注】 ①李彌遜(1085~1153),字似之,吳縣(今屬江蘇省蘇州市)人。歷任中書舍人、戶部侍郎等職。因竭力反對秦檜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職。②張羅地:指門可羅雀、十分冷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