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屆高考語文復習6年高考4年模擬分類匯編詩
答案 (1)照應詩題;表現秋蟲鳴叫時間之長;暗示思婦(主人公)徹夜不眠;襯托思婦(主人公)離情縈懷和難耐的寂寞。
(2)①承前啟后。(承上句長夜不眠,故而引起望月,為思夫做鋪墊。)
②主人公是位丈夫遠行的思婦(或“……的婦女”,或“……的中年女子”)。
③詩歌表現她丈夫遠行獨守閨中的凄清孤寂和關懷(關心)丈夫的無限深情。
6.(海淀區高三年級第二學期期中練習)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3)題。
聞鄰船吹笛
楊 基
江空月寒露華白,何人船頭夜吹笛。
參差楚調轉吳音,定是江南遠行客。
江南萬里不歸家,笛里分明說鬢華。
已分折殘堤上柳,莫教吹落隴頭花!
【注】 分:料,料想。
(1)下面對詩歌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開頭與結尾處的景物描寫相呼應,寄寓了詩人深厚的情感,營造了優美的意境。
b.第三句寫笛聲由“楚調”轉為“吳音”,其中暗含了吹笛人的內在情感。
c.末尾兩句情味深長,“折柳”含傷別之意,“隴頭花”即“隴頭梅”,含思念之情。
d.這首詩的體裁為七言古詩,語言質樸無華,意蘊豐富,感人至深。
(2)本詩以“聞鄰船吹笛”為題,表現了詩人聞笛的多種感受,這些感受是什么?
答:
(3)這首詩開頭兩句“江空月寒露華白,何人船頭夜吹笛”與《琵琶行》中的詩句“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都有景物描寫,兩處寫景,作用有何不同?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