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屆高考語文復習6年高考4年模擬分類匯編詩
手燃寒燈向影頻,回文機上暗塵生。
自家夫婿無消息,卻恨橋頭賣卜人。
【注】回文機:前秦符堅時秦州刺史竇滔被徙流沙,其妻蘇惠善屬文,把對丈夫的思念織為回文旋圖詩,讀法宛轉循環,詞意凄婉。
(1)兩首詩寫景的手法有何不同?
(2)兩首詩都寫到了“消息”,張詩的“問消息”和施詩的“無消息”的具體內容有何不同?兩首詩都表達了怎樣
的思想感情?
(3)第二首詩中,思婦為什么要“恨”賣卜人?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答案 (1)動靜結合,細節描寫。
(2)張詩的“問消息”是要探問出征的丈夫身在何處,施詩的“無消息”是不知道丈夫何時回家。兩首詩都
表達了對離家在外的丈夫的思念之情。
(3)詩中思婦因思念丈夫二問卜,得到的是賣卜人慣用的“好音訊”,因而她在寒燈下整夜頻頻回頭期盼丈
夫歸來,看到的卻是自己孤獨的身影。所以長夜未眠的女子自然就“恨”賣卜人。以對賣卜人的恨來襯托對
丈夫的思念之切。
19.(河北省邢臺市XX屆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閱讀下面兩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機女嘆
[宋]葉茵
機聲咿軋到天明,萬縷千絲織得成。
售與綺羅人不顧,看紗嫌重絹嫌輕。
月夜聞紡織聲
[清]陳文述
茅檐辛苦倦難支,繡閣嬌憨定不知。
多少吳姬厭羅觳,綠窗一樣夜眠遲。
(1)請概括這兩首詩蘊涵的相同情感。
(2)陳文述的《月夜聞紡織聲》主要運用了哪種表現手法?請結合全詩進行賞析。
答案 (1)①表達了詩人的不平之氣(或“表達了對富人富貴驕人的不滿”);④表達了詩人對織女深深的同情
(或“表達了織女哀嘆自己辛苦勞作的辛酸和無奈之情”)(意思對即可)
(2)①對比。②前兩句將茅檐舍下紡織女的辛苦疲倦、體力產支,與錦繡屋閣中富家女的嬌憨悠閑作對比(以
不眠與酣眠對比),后兩句將“厭羅彀”的“吳姬”和貧寒的織女進進行對比,同是不眠,人生卻迥然不同。
突出表達了詩人的不平與同情。
XX年3月更新
1.(XX屆浙江華維XX屆高三綜合試卷一)閱讀下面一首古詩,回答問題。
枕上作 陸游
一室幽幽夢不成,高城傳漏過三更。
孤燈無焰穴鼠出,枯葉有聲鄰犬行。
壯日自期如孟博,殘年但欲慕初平【注】。
不然短楫棄家去,萬頃松江看月明。
【注】孟博,即東漢范滂,《后漢書》記載他“有澄清天下之志”。初平,即黃初平,《神仙傳》說他“至五百歲而有童子之色”。
(1)頷聯在景物描寫上用了什么手法?簡析其作用?
(2)從頸聯和尾聯可看出詩人的思想感情有怎樣的變化?
答案 (1)(從聽覺的角度寫,)以聲襯靜,“孤燈無焰”,聞聲才知“穴鼠出”,聽到踩踏枯枝發出的聲響,推想是“鄰犬”在行走,由此襯托出深夜的靜謐,刻畫了詩人夜不能寐的形象,烘托詩人內心的悲涼。
(2)詩人早年希望能夠為國效力,然而報國無門;晚年希望學得長生之術,而又自知不能;遂生歸隱之心(就
產生逍遙江湖縱情山水的想法),從中可見內心的憤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