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屆高考語文復習6年高考4年模擬分類匯編詩
答案 (1)a(詩歌結尾兩句不是寫景,而是詩人的心理感受)
(2)詩人感受到吹笛人羈旅行役之苦( 或吹笛人作客他鄉之久、飄泊別家之遠、形色憔悴之狀),吹笛人的思鄉之情,引發了詩人濃郁的鄉思(或引發了詩人共鳴)。(意思對即可)
(3)楊詩中 “江空月寒露華白”,描寫了秋江月夜空寂、凄清的圖景,為聞笛提供了背景,奠定了全詩悲涼、
凄楚的感情基調。白詩中“唯見江心秋月白”,用秋江月夜的寂靜,烘托出琵琶聲令人沉醉的動人效果。
7.(北京市宣武區~XX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一次質量檢測)閱讀下面一首古詩,完成后面問題。
梅 花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
⑴從本詩末句透露的信息可知,這首詩的作者是南宋著名詩人 (人名)。
⑵本詩首句表現了梅花 的品格。次句用了 的修辭手法,表現了
的景象。
答案 ⑴陸游 ⑵①不畏嚴寒,堅貞不屈 ②比喻 ③梅花純潔、繁茂,漫山怒放
8.(北京市西城區XX年第二次抽樣測試)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3)題。
遇舊友
吳偉業
已過才追問,相看是故人。亂離①何處見,消息苦難真。
拭眼驚魂定,銜杯笑語頻。移家就吾住,白首兩遺民。
【注】 ①亂離:指明,清之際的戰亂。
(1) 下列對詩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消息苦難真:聽到關于朋友的消息,也苦于難辨真假。
b. 拭眼驚魂定:擦干百感交集的淚水,驚悸的心安定下來。
c.銜杯笑語頻:難得相遇的老朋友舉杯同飲,笑語頻頻。
d. 白首兩遺民:戰亂中我已白發蒼蒼,成了被遺忘的人。
(2)“已過才追問”一句中的“已”“才”兩字似不著力,實則耐人尋味。請簡要說明。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