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屆高考語文復習6年高考4年模擬分類匯編詩
答:
答案 (1)更喜歡本詩。本詩前兩句點出居庸關的雄壯氣勢,景物描寫鮮明生動,為后面抒情作了鋪墊。“將軍”兩句缺乏形象感,并且與全詩思鄉的情感內容不相稱。
(2)將關內桃花爛漫與關外白雪茫茫兩個場景聚集到征馬這一關節點上,描寫生動,對比鮮明。“桃花”
與“雪”分別代指家鄉的溫馨和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詩中具有象征意義,蘊含了思鄉的情感。
解析 此詩著意刻畫當征人遠行出關那一剎那的感情,詩人曾隨軍出居庸關,對此有真切的體驗,當通過關隘時,但見前方白雪皚皚,荒寒一片;而身后卻仍是桃花盛開,春意盎然,這怎能不使出關的將士回首凝視,瞻顧家園呢?詩句的奇絕處恰在于征人回首的瞬間里,凝聚了豐富的社會內涵和人生體驗。
10.(06天津)閱讀下面的詩,回答問題。
涼州詞(其一)
張 籍
邊城暮雨雁飛低,蘆筍初生漸欲齊。
無數鈴聲遙過磧①,應馱白練②到安西。
【注】 ①磧(qì):沙漠。②練:白絹,絲織品的一種。
(1)“無數鈴聲遙過磧”句表現了怎樣的邊塞景象?
答:
(2)本詩運用了襯托對比和虛實相生的藝術手法,請簡要分析。
答:
答案 (1)長長的駝隊行進在廣袤的沙漠上,駝鈴丁當清脆入耳。
(2)遠與近、高與低、動與靜、抑與揚的襯托對比。前兩句實寫,后兩句以虛為主,虛中有實。
解析 本首詩是七言絕句,作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首句描寫了邊塞傍晚下起雨,雨中的大雁飛得很低;二句描寫新生的蘆筍在雨中漸漸長齊。作者由遠及近,由高到低,運用動靜結合,描繪出一幅邊城暮雨圖。三、四句由一、二句寫景到敘事,引出長長的駝隊帶著白絹行進在廣袤的沙漠上。
11.(06江西)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三江小渡
楊萬里
溪水將①橋不復回,小舟猶倚短篙開。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風波去又來。
【注】 ①將:行,流過。
(1)本詩的“詩眼”是什么?
答:
(2)詩人采用了什么手法來表達作品的主旨?試結合全詩作簡要分析。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