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屆高考語文復習6年高考4年模擬分類匯編詩
也可以理解為詩人通過對燕子頻頻飛入草堂書齋擾人清凈的生動描寫,借燕子引出禽鳥也好像欺負人的感慨,表現出詩人遠客孤居的諸多煩惱和心緒不寧的神情。
解析 這首詩寫頻頻飛入草堂書齋里的燕子的情景。首句說茅齋的低矮狹窄,“熟知”,是就燕子而言的。連江上的燕子都非常熟悉這茅齋的低小,大概是更宜于筑巢吧!所以第二句接著說“故來頻”。三、四兩句就細致地描寫了燕子在室內的活動:筑巢銜泥點污了琴書不算,還要追捕飛蟲甚至碰著了人。詩人以明白如話的口語,作了細膩生動的刻畫,給人以逼真的實感。
3.(08天津)閱讀下面的詩,回答問題。
山居即事
王 維
寂寞掩柴扉,蒼茫對落暉。鶴巢松樹遍,人訪蓽門稀。
嫩竹含新粉,紅蓮落故衣。渡頭煙火起,處處采菱歸。
(1)簡析“遍”字在頷聯中的表達效果。
答:
(2)詩的后四句寫出了怎樣的景與情?
答:
答案 (1)“遍”字表現松茂鶴多,“稀”字表現來訪者少,兩者對照寫出山居環境的幽靜。
(2)寫出了夕陽西下,炊煙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愛,人們采菱而歸的景象。表現出作者悠然閑適的心情。
解析 這首五律寫詩人幽居山中所見景物,表現其悠然閑適之情。分析句中詞語的表達效果,要聯系詞語所在詩句及整首詩的意境。分析景與情的關系,應考慮作者寫了哪些景物,表現了怎樣的情感,要注意聯系詩人的個性與寫作背景。
4.(08全國ⅰ)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江間作四首(其三)
潘大臨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隱龍宮。形勝三分國,波流萬世功。
沙明拳宿鷺③,天闊退飛鴻。最羨漁竿客,歸船雨打篷。
【注】 ①潘大臨(約1057~1106):字邠老,黃州(今湖北黃岡)人,善詩文。曾隨蘇軾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鷺:指白鷺睡眠時一腿蜷縮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