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屆高考語文復習6年高考4年模擬分類匯編詩
(2)表達了作者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和堅定不渝的民族氣節。
19.(江蘇省南京市XX屆高三第三次模擬考試)閱讀下面兩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逢病軍人
盧綸
行多有病住無糧,萬里還鄉未到鄉。
蓬鬢哀吟古城下,不堪秋氣入金瘡。
河潢舊卒
張喬
少年隨將討河潢,頭白時清返故鄉。
十萬漢軍零落盡,獨吹邊曲向殘陽。
⑴兩首詩描寫的人物有何異同?試簡要概括。
⑵盧詩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情感?
⑶請簡析張詩的主要表達特色。
答案 (1)同:都是返鄉士兵。異:一病一老,一在途中一已歸鄉。
(2)對病軍人的同情。
(3)以少年出征與頭白返鄉對比,突出戍邊之長;以十萬將士與我對比,突出戰爭的殘酷。
20.(XX屆湖南六大名校高三高考模擬仿真聯考(教師版))閱讀下面的兩首詩歌,根據提示,完成賞析。
二月二日出郊
王庭珪①
日頭欲出未出時,霧失江城雨腳微。
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猶含態石披衣。
煙村南北黃鸝語,麥垅高低紫燕飛。
誰似田家知此樂,呼兒吹笛跨牛歸?
二月二日②
李商隱
二月二日江上行,東風日暖聞吹笙。
花須柳眼各無賴,紫蝶黃蜂俱有情。
萬里憶歸元亮井,三年從事亞夫營。
新灘莫悟游人意,更作風檐夜雨聲。
【注】①王庭珪,宋代詩人,棄官筑草屋于盧溪,隱居五十年。②寫此詩時,李商隱為了生計,只身遠赴梓
州,任職柳仲郢幕府。亞夫,借指幕主柳仲郢。二月二日,農歷踏青節。
(1)兩首七言律詩都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請簡要分析。
答案 都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王詩中的“云猶含態石披衣”,云擺弄著姿態,山石好像披著衣裳,形象
地寫出了云霧繚繞山石的情狀,(或“煙村南北黃鸝語”,煙靄籠罩的山村,黃鸝嘰嘰喳喳地鳴叫,就像人在
興奮地說話)李詩中的“花須柳眼各無賴,紫蝶黃蜂俱有情”生動地寫出了早花柳絲競相爭艷,成群蜂蝶含
情飛舞的情景。
(2)兩首詩分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試加以分析。
答案 兩首詩均寫踏青所見,王詩前三聯寫了一幅雨后放晴,萬物怡然的春景圖,最后用一個反問句表現了
詩人對田園隱逸生活的喜愛之情。李詩前兩聯描繪了一幅生動明媚,競艷含情的春景圖,以樂景寫哀情,后
兩聯轉折,寫出了自己潦倒的身世,表達了詩人羈泊天涯、欲歸不能的凄苦心情和愁悶郁抑、無人理解的失
意情懷。
21.(海南省XX年高三五校第二次聯考)閱讀下面這兩首詩,完成問題
溪居即事
崔道融
籬外誰家不系船,春風吹入釣魚灣。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門去卻關。
溪興
杜荀鶴
山雨溪風卷釣絲,瓦甌篷底獨斟時。
醉來睡著無人喚,流到前溪也不知。
(1)兩首詩都以溪居生活為題材,但主旨有異,請作簡要分析。
(2)兩首詩在語言風格上有著怎樣共同的特點。請你結合《溪居即事》,嘗試著對“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
門去卻關”詩句中“疑”“急”的妙用作簡要賞析。
答案 (1)《溪居即事》主要表現水鄉的寧靜優美、溪居生活閑適;《溪興》主要表現隨遇而安,獨樂其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