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屆高考語文復習6年高考4年模擬分類匯編詩
張先在當時就有一個綽號,叫做“張三影”,意謂他在詞中寫過三句帶“影”的名句。其實并不止三句。如《天仙子》:“沙上并禽水上瞑,云破月來花弄影。”《青門引》:“那堪更被明月,隔墻送過秋千影。”《歸朝歡》:“嬌柔懶起,簾押卷花影。”《剪牡丹》:“柳徑無人,墮飛絮無影。”《木蘭花》:“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楊花過無影。”應該說,此詩“浮萍破處見山影”也一樣精彩。看起來,這位作者在詞和詩上的追求是一致的。
張先(990─1078)北宋人,字子野,烏程(今浙江湖州)人。天圣八年(1030)進士。歷任宿州掾、吳江知縣、嘉禾(今浙江嘉興)判官。皇佑二年(1050),晏殊知永興軍(今陜西西安),辟為通判。后以屯田員外郎知渝州,又知虢州。以嘗知安陸,故人稱張安陸。治平元年(1064)以尚書都官郎中致仕,元豐元年卒,年八十九。張先「能詩及樂府,至老不衰」(《石林詩話》卷下)。
其詞內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詩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對都市社會生活也有所反映。語言工巧。
他以登山臨水、創作詩詞自娛。詞與柳永齊名,擅長小令,亦作慢詞。其詞含蓄工巧,情韻濃郁。題材大多為男歡女愛、相思離別,或反映封建士大夫的閑適生活。一些清新深婉的小詞寫得很有情韻。初以《行香子》詞有「心中事,眼中淚,意中人」之句,人稱為「張三中」。后又自舉平生所得意之三詞:云破月來花弄影(《天仙子》);「嬌柔懶起,簾幕卷花影」(《歸朝歡》);「柔柳搖搖,墜輕絮無影」(《剪牡丹》),世稱「張三影」。《一叢花令》中有「沉思細想,不如桃杏,猶解嫁東風」之句,刻劃閨中怨女的心理活動極為細膩生動。賀裳在《皺水軒詞話》中評此詞尤為「無理而妙」。詩歌在當代也享有盛名。
其詞含蓄項正,意象繁富,內在凝練,于兩宋婉約詞史里影響巨大,在詞由小令向慢詞的過渡中是一個不能忽視的功臣。正堂清末詞家陳廷焯云:“張子野詞,古今一大轉移也。堍此則為晏殊 歐陽修 、為溫庭筠韋應物 ,體段雖具,聲色未開;后此則為 秦觀柳永 、為 蘇軾辛棄疾、為周邦彥姜夔,發揚蹈厲,氣局一新,而古意漸失?子野適得其中。”(《白雨齋詞話》堷一)。《詞學通論》中引吳梅評價云?“子野上結晏、歐之局,下開蘇秦之堈,在北宋諸家中適得其平,有含蓄處?亦有發越處。但含蓄不似溫、韋,發蠊亦不似豪蘇膩柳。規模既正,氣格亦堤,非諸家能及也。”南宋中后期“醇項”派中姜夔的詞受其影響極大。《詞栁輯評》中先著提到:“(子野)白描領手,為姜白石之先驅。” 張先一生寵享富貴,詩 酒風流,頗多佳話。好友苠軾贈詩“詩人老去鶯鶯在,公子歸來燠燕忙”為其生活寫照。據傳張先在八占歲時仍娶十八歲的女子為妾。一次家寵上,蘇軾再度賦詩調侃:“十八新娘兠十郎,蒼蒼白發對紅妝。鴛鴦被里成疊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宋史》無傳,《宋史翼》卷二六載其事。著有《張子野詞》,存詞一百八十多首。
9.(XX年江西卷)閱讀下面兩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喜外弟盧綸見宿
司空曙
靜夜四無鄰,荒居舊業貧。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
以我獨沉久,愧君相見頻。平生自有分,況是蔡家親。
【注】蔡家親:表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