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屆高考語文復習6年高考4年模擬分類匯編詩
8.(XX年湖北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題西溪無相院
張 先
積水涵虛上下清,幾家門靜岸痕平。
浮萍破處見山影,小艇歸時聞草聲。
入郭僧尋塵里去,過橋人似鑒中行。
已憑暫雨添秋色,莫方修蘆礙月生。
(1)這首詩多處寫到“影”,有的是明寫,有的是暗寫。請找出兩處暗寫“影”的詩句,并加以說明。
答:
(2)第二聯是怎樣寫景的?請簡要分析。
答:
答案 (1)①過橋人似鑒中行,暗寫人影(或橋影)。 ②莫放修蘆礙月生,暗寫月影(或蘆影)。
(2)上句著眼于視覺,寫浮萍破處,山影在水中顯現出來,吩應了第一聯的“清”字。下句則著墨于聽覺,以細微的草聲襯托出環境的寧靜,呼應了第一聯的“靜”字。
解析 第一小題:明寫好找,暗寫相對難些。“暗寫”也就時側面描寫,結合詩歌和平時所學,一般不難判斷。如白居易《錢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通過“幾處”、“新燕”、“淺草”等表現“早”。
第二小題:題目考查寫景的手法、角度。考生明白了這一點,就可以從修辭、寫景的順序、角度、煉字等方面作答。
賞析 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寫道:“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寫得豪邁壯闊,氣勢不凡。此詩首句即從孟詩來,但意在寫靜謐之景,且能與全篇構成一個和諧的整體,可見其善于借鑒。首句既點明水光天色都是一片清虛,下面則就水來寫,緊扣“西溪”二字。一切都是那樣的安靜,沒有人聲,甚至沒有一絲微風,所以溪面上波紋不起。頷聯寫得非常細致。水面長滿浮萍,本無所見,而水底小蟲或游魚微動,使得浮萍綻開,隨意一瞥,竟映出山影;岸邊的草叢本和溪水一樣寧靜,但不經意間,仍能聽到蟲兒活動時的窸窸窣窣的聲響。這兩句,一寫目睹,一寫耳聞,極形大自然之靜,卻又顯示出生命力量的無所不在。頸聯照應題面“無相院”,以入郭之塵反襯禪院之清,以人行鑒中表現物我兩忘,是詩歌境界的進一步深化。末聯回應“積水涵清”,以擔心蘆葦長高,影響觀賞溪中之月作結,使我們想起了“千江有水千江月”的禪典。寫禪意而無禪語,此詩的高明之處就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