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屆高考語文復習6年高考4年模擬分類匯編詩
(2)詩的第五、六句除對偶外還運用了什么藝術手法?請結合詩句說明其妙處。
答:
答案 (1)清澈。喜清厭濁(喜歡清新的大自然,厭惡混濁的帝京,或答出清寂之中又含空悲孤寂)的情懷。
(2)運用比喻手法來正面描寫清溪的清澈。詩人以“明鏡”比喻清溪,把兩岸的群山比作“屏風”,人在岸上行走,鳥在山中穿度,倒影在清溪之中。給人以形象生動、身臨其境之感。
8.(08西安八校聯考)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醉 著
韓 偓①
萬里清江萬里天,一村桑柘一村煙。
漁翁醉著無人喚,過午醒來雪滿船。
【注】 ①韓偓:晚唐詩人。
(1)韓偓常常有意識地以畫景入詩,他曾說“景狀入詩兼入畫”,“入意云山輸畫匠”。作者在詩中描繪了怎樣的兩幅畫景?
答:
(2)請結合詩句簡析此詩的表現手法。
答:
答案 (1)前兩句為一幅畫,著意表現平遠的畫面,詩人連用了兩個“萬里”,來描寫清江的開闊綿長和天空的廣闊無邊,又連用了兩個“一村”,來表現平野的廣闊和村落的連續不斷。后兩句中的另一幅畫,作者則重點描寫山川寂寥,點出的景物更疏少,只有漁翁、小舟和大雪,這和雪后四望皎然、茫茫一片的景色是完全吻合的。作者用最精練的語言,用最節省的筆墨,把詩情畫意準確而生動地表現出來,可謂為山水傳神寫照。
(2)象征手法,作者借漁翁形象表達心志。漁翁是曠達的,他喝醉了酒睡著,也沒有人喚醒他,安閑自在,無憂無慮,表現作者身處晚唐亂世而渴望超脫的心態。(也可答為運用了白描手法,語言平易,但景物鮮明,畫意很濃。文字雖然很短,卻高度凝煉,寓意深長。)
9.(江蘇通州3月統考)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江鄉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倫
天秋月又滿,城闕夜千重。
還作江南會,翻疑夢里逢。
風枝驚暗鵲,露草泣寒蟲。
羈旅長堪醉,相留畏曉鐘。
(1)清代學者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請體會并說出“風枝驚暗鵲,露草泣寒蟲”一句描繪了怎樣的情景,表達了怎樣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