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屆高考語文復習6年高考4年模擬分類匯編詩
(1)第一首詩的前兩句,哪兩個詞用得好?為什么?
(2)這兩首詩都以以反常之筆見深情(所謂反常之筆,就是看似有悖于常情其實卻符合情理的筆法),請結合
兩首詩的具體詩句作簡要分析。
答案 (1)“斷”和“復”用得好。“斷”寫出詩人與家人音問不通,彼此生死未卜的處境;“復”字寫詩
人謫放時間之長,表現了詩人度日如年、孤獨苦悶的心境。
(2)第一首“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即是以反常之筆寫深情,因為作者貶居嶺外,又長期接不到家人
的任何音訊,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時刻擔心家人的命運,怕他們由于自己的牽累或其他
原因遭到不幸。“情更怯”與“不敢問”,正表現了詩人這種矛盾的心理。后一首,①前兩句即是以反常之筆
寫深情。“去遠即相忘,歸近不可忍。”“即相忘”只是無奈而已,其實并不曾忘卻,不然何以家人團聚的日子
近了卻又興奮難抑呢?“不可忍”正說明詩人對親人懷著一腔不可抑制的思念。②三、四兩句寫兒女已回到
眼前,詩人卻記不清他們的容貌,恍惚難以相認,似乎無情,但是,正是因為別時兒女正小,見面時兒女形
貌已非,這正說明離別的時間已久,正可見分離時惦念之苦,相憶之深。③最后兩句寫與親人們團聚,自知
不是夢,可心里卻恍惚不定,懷疑眼前的情景不是真的。“了知”,是明了、知道的意思。既然“了知”重逢
“不是夢”,心里應踏實安定,卻又說“忽忽心未穩”,這一反常之筆,委婉含蓄地反映了詩人深怨別離之苦,
反映了他對妻子和兒女們的真摯深切的愛。
17.(湖南省常德市XX屆高三階段性檢測)閱讀下面兩首詩,回答問題。
野步 (宋)周密
麥隴風來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羨他無事雙蝴蝶,爛醉東風野草花。
野步 (清)趙翼
峭寒催換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風管閑事,紅他楓葉白人頭。
(1)談談兩首詩分別呈現了怎樣的一個野步者的形象。
(2)兩首詩的三、四句都重點運用了同一種表現手法來表達作者的內心情感,試作簡要分析。
答案 ⑴第一首:呈現了一個陶醉于春天美景,悠然漫步郊野的隱者形象。
第二首:呈現了一個在陣陣秋寒中帶著哀愁,只能倚杖在近郊漫步的老者形象。
⑵兩首詩三、四句都用了擬人的手法。
前者寫出對春天的陶醉與贊美。
后者寫出了老之將至的傷感之情。
18.(江蘇省鹽城中學XX屆高三年級第一次模擬考試)閱讀下面兩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秋閨思
張仲素
秋天一夜靜無云,斷續鴻聲到曉聞。
欲寄征衣問消息,居延城外又移軍。
望夫詞
施肩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