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屆高考語文復習6年高考4年模擬分類匯編詩
(2)這首詩不僅僅表達了兄弟之間的骨肉之情,同時還抒發了詩人的抑郁不平之氣,怨憤凄厲之情。
14.(廣東華南師大附中4月測試)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自蘇臺至望亭驛,人家盡空,春物增思,悵然有作,因寄從弟紓
李嘉祐
南浦菰蔣①覆白萍,東吳黎庶逐黃巾②。
野棠自發空臨水,江燕初歸不見人。
遠岫依依如送客,平田渺渺獨傷春。
那堪回首長洲苑③,烽火年年報虜塵。
【注】 ①菰蔣: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長在水中,俗稱“茭白”。②黃巾:指起義軍。③長洲苑:古蘇州的一大勝境,始建于吳,可與西漢的上林苑并論,屢遭戰火劫難。
(1)清代趙臣瑗評此詩云:“此舟行紀事之作,通篇只得‘不見人’三字。”請具體說明“不見人”表現在哪些方面。
答:
(2)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結合全詩作簡要分析。
答:
答案 (1)“不見人”三字貫穿于本詩的前三聯寫景之中:水路全被菰蔣、白萍覆蓋,少有舟行,東吳的百姓都去打仗了,野外的棠花孤獨地開著,無人欣賞,江燕歸來屋中無人。客人經過,不見有人送迎,田野荒蕪,不見有人耕種。
(2)作者通過對眼前滿目慘淡之景的描寫,表達了對戰爭帶給老百姓的深重災難的憂慮之情。
15.(08江西省部分重點中學高三聯考)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臨川逢鄭遐之之云夢
嚴 羽
天涯十載無窮恨,老淚燈前語罷垂。
明發①又為千里別,相思應盡一生期。
洞庭波浪帆開晚,云夢蒹葭②鳥去遲。
世亂音書到何日?關河一望不勝悲!
【注】 ①明發:明早出發。②蒹葭:初生幼嫩的蘆葦。
(1)本詩寫的到底是“逢”還是“離”,二者有何關系?請簡要談談你的看法。
答:
(2)作者在其《滄浪詩話》中說,詩歌要富有想像,才能收到“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效果。請結合詩歌作簡要分析。
答:
答案 (1)首聯先寫久別重逢的感傷,下文則主要寫別離的痛苦,寫“逢”是為了突出“離”:逢為實,離為虛;逢為次,離為主。
(2)本詩的主要筆墨用于渲染為寫離情別恨而虛設的情景上。尤其是頸聯和尾聯,詩人代友人鄭氏想像歸來重逢之艱難。千里離別,道阻且長,路上該有多少艱辛?動亂年月,朝不保夕,他年會有再見之日?“關河一望不勝悲”,勝關河何以令人悲?詩人并未明說,而留給讀者去想象,可謂“言有盡而意無窮”。詩以“無窮恨”開篇,又以“不勝悲”作結,首尾呼應,顯得沉郁悲涼。那種動亂年月與友人難得相逢又倉促別離的悲愴之情,便都在這無限的想像空間中表現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