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屆高考語文復習6年高考4年模擬分類匯編詩
18.(貴州省清華實驗學校XX屆高三上學期12月月考)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8~9題。
秋日 【明】高翥
庭草銜秋自短長,悲蛩傳響答寒螀。
豆花似解通鄰好,引蔓殷勤遠過墻。
(1)古人說:“一葉而知秋”,作者開篇就抓住了對秋天的到來最敏感的小草來寫,你認為哪個字能寫出秋天小草的神韻?請作具體分析。
(2)古人在談到詩歌創作時曾說:“作詩不過情•景二端。”請從“景”和“情”的角度賞析三、四兩句。
答案 (1)銜。作者通過一個“銜”字,把無形的秋具體化了,仿佛是小草伸長脖子首先銜住了秋的衣角,而
后秋天才會張開它金色的翅膀去擁抱整個庭院乃至世界。
(2)長長的豆莢藤蔓上綴著一朵朵淡色的小花,彎彎曲曲地越過墻頭,伸向隔壁鄰居院中。作者把自然景物描寫得如此有人情味,含蓄地表現了平時與鄰居之間的和睦相處、友好往來的情形,飽含著詩人滿腔的感激之情。
19.(湖南省雅禮中學XX屆高三上學期第五次月考)閱讀下面兩首唐詩,回答問題。
玉階怨(李白) 吳聲子夜歌(薛奇童)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凈掃黃金階,飛霜皎如雪。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下簾彈箜篌,不忍見秋月。
(1)從內容上看,這兩首詩屬于什么類型的詩?這兩首詩的一、二句所選意象對表達情感有什么作用?
答:
(2)著名學者俞陛云在《詩境淺說續編》中提到《吳聲子夜歌》時說:“此詩與李太白‘卻下水晶宮,玲瓏望秋月’詞異而意同。”這里所說的“同”,應是兩首詩都寫了 ,表達了人物 之情;“異”可理解為:李詩寫隔簾望秋月,人月相憐,愈望愈感到孤寂,也就愈增加怨思;而薛詩寫 , , 。
答:
答案 (1)①閨怨詩②白露、飛霜③襯托作用(以霜露的凄冷襯托出主人公心情的孤寂)
(2)同:秋夜望月,孤寂思怨;異:而薛詩寫下簾避秋月,人月不見,愈怕望見秋月而愈增添孤怨之情。
20.(山東省濰坊市XX屆高三上學期階段性測試a)比較下面兩首古詩,完成后面二題。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春 雨 周邦彥
耕人扶耒語林丘,花外時時落一鷗。
欲驗春來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1)這兩首詩都表現了詩人對“春雨”的喜愛之情。請用自己的話分別概括兩位詩人喜愛“春雨”的理由。
杜詩:
周詩:
(2)雖然這兩首詩抒發的情感相近,但在藝術表現上卻有很多不同之處。你喜歡哪一首?請就此詩作分析,說說自己偏愛其的理由。
答:
答案 (1)杜詩:①春雨來得及時;②春雨默默地滋潤萬物。
周詩:①春雨有利于農人耕作;②春雨水量可觀。
(2)杜詩要點:①直抒胸臆的抒情風格(“好雨知時節”);②借擬人修辭塑造形象(“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③展開想像,寄托情感(“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④虛實結合,富于變化(以時間為線,眼見與想像相結合);⑤言有盡而意無窮(由“紅濕”、“花重”聯想到滋潤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