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屆高考語文復習6年高考4年模擬分類匯編詩
(2)本詩的主旨句是第四句。詩人采用比喻和鋪墊的手法來表現詩的主旨。詩人將少年和美好的三月作比,前三句把三月的美好寫到極致,為第四句感嘆美好的少年時光一去不回作鋪墊,給讀者造成巨大的心理落差,沖擊著讀者的心靈。
3.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西塞山①懷古
劉禹錫
王濬②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③,山形依舊枕寒流。
今逢四海為家④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注】 ①西塞山:三國時吳國的西部要塞。②王濬:西晉龍驤將軍,建造大型戰船以伐吳。③往事:這里指東吳和六朝破亡的歷史。④四海為家:指國家統一。
(1)這首詩開頭四句敘述“王濬伐吳”這一史實,運用了什么手法?試作簡要分析。
答:
(2)這首詩結尾一句寫景起到了怎樣的作用?請作簡要賞析。
答:
答案 (1)運用了對比手法,一“下”一“收”,一“沉”一“出”,寫出了吳國的“金陵王氣”在王濬大軍摧枯拉朽般的攻勢之下不堪一擊的這一段歷史。詩人借用典故,懷古慨今,暗示江山一統、四海一家是歷史的必然這樣的主題思想。
(2)詩人以景襯情,感慨不盡之意寄于言外。往日的軍事堡壘西塞山,如今已荒廢在一片秋風蘆荻之中,破敗荒涼的西塞山恰似那些割據一方的藩鎮,最終逃脫不了滅亡的命運。其諷刺入木三分,而詩人對割據一方的藩鎮勢力的警告可謂義正辭嚴。
4.閱讀下面的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別董大
高 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1)本詩前兩句所寫之景有何特點?對后面的抒情有何作用?
答:
(2)讀詩貴在自悟,不同的讀者,不同的時間,讀同一首詩會有不同的感受,請你談談讀后兩句的感受。
答:
答案 (1)前兩句寫景用白描手法,形象地寫出北方冬日傍晚黃云覆蓋千里,風吹雁飛,大雪紛飛之景,既壯闊,又悲涼;這正是為下文情感的陡轉作準備。
(2)后兩句抒情有別于一般的送別詩,寫得大氣豪放,躊躇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