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屆高考語文復(fù)習(xí)6年高考4年模擬分類匯編詩
首聯(lián)借殘月、滴漏、昏暗的燈光暗寫詩人心煩意亂。頷聯(lián)直寫身體之病、羈旅之困、懷鄉(xiāng)之愁,點明“亂”
的部分原因,為進一步寫“亂”蓄勢。頸聯(lián)轉(zhuǎn)寫憂國之思,以天地凄涼的色彩加以烘托,使煩亂的心情更推進一層。尾聯(lián)用襯托手法,借疏桐蟬鳴將詩人的煩亂渲染到極致。
解析 首聯(lián)落筆就從情上布景。“缺月昏昏”是詩人仰視窗外之所見。行役之人每于獨眠客舍之夜最易萌生思鄉(xiāng)之情。而天公不作美,今夜懸掛于天庭的,意是半輪“缺月”,且月色“昏昏”。“漏未央”是詩人側(cè)耳枕上之所聞,“未央”兩字,不僅暗示入夜已深,且摹寫詩人對漏聲的敏感與厭煩心情如見。更兼一燈如豆,忽明忽暗,獨臥秋床的詩人輾轉(zhuǎn)反側(cè)可想而知了。
頷聯(lián)直接敘寫羈旅的困頓和抒發(fā)鄉(xiāng)思之愁。頸聯(lián)另出一意,寫憂國之思,將濃郁的鄉(xiāng)思、天涯倦懷、病中凄苦及深切的國事之憂融為一體,似直而曲,有含蓄不盡之妙。
尾聯(lián)中“行人”實即詩人自指,詩人挨到天明,重登征途,顧視四野,仍無可供娛心悅目之事,惟有一片鳴蟬之聲聒噪耳際。全詩以作者的深情敏感為契機,抒寫了強烈的憂國憂家的感情。
5.(07福建)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武夷山中
(宋)謝枋得①
十年②無夢得還家,獨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幾生修得到梅花?
【注】 ①謝枋得:宋末信州(今屬江西)人,曾力抗元軍,兵敗后隱居福建。后被脅迫至燕京,絕食而死。②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詩人抗元失敗,棄家入山。次年妻兒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詩時將近十年。
(1)這首詩體現(xiàn)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答:
(2)“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對表情達意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
答:
答案 (1)表達了詩人破國亡家的痛苦之情,(并借梅花的意象)表現(xiàn)了詩人孤傲不群、堅貞自勵的情懷。(意思對即可)
(2)這句詩借景抒情,通過描寫山雨過后天地寂寥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孤傲寥落的情懷。(意思對即可)
解析 首句“十年無夢得還家”,指抗元兵敗后的十年間從未還家。這里不說“未還家”,卻說“無夢得還家”,簡直連還家的夢都不曾有過,可見其決絕之情。二句又絕不純是寫武夷奇觀,中間傾注著詩人的思想感情,這巍然挺立的青峰,實際上也是詩人自己的性格、形象的寫照。第三句一轉(zhuǎn),簡直辨不清是真在寫沉寂的山中氣息,還是在嘆息人間的萬馬齊喑?末句忽然提到獨立世外、傲霜吐艷的山中梅花,并深致仰慕之情,無疑他要以梅格自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