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屆高考語文復習6年高考4年模擬分類匯編詩
(2)請賞析“色侵書帙晚”一句。
答:
(3)請你談談對最后一聯寓意的理解。
答:
答案(1)形象:嫩竹新出,竹影陰涼,雨洗竹凈,風送竹香。
(2)翠竹的影子投映在書上,使人感到光線暗了下來。“侵”寫出了竹影移動擴大的漸進過程。“晚”字則寫出了竹影給人帶來的時間錯覺。
(3)答案符合詩意,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一:要尊重天性,順應自然。
示例二:要呵護人才,不要摧殘人才。示例三:期待得到提攜,使自己有所作為。
解析 鑒賞詩的內容,理解主旨。
這是一首詠物詩,理解詠物詩就要抓住作者所吟詠事物的特征。詩中作者著力描繪的形象是“竹”,第一聯著力寫竹子的嫩和新,第二聯著力寫竹陰的涼爽怡人,第三聯寫竹子經雨洗刷后的潔凈,以及竹子的清香,根據對詩句的這些理解,概括竹子的形象特點。
“色侵書帙晚”一句描繪竹子的形象,注意描寫的是竹影,結合全句加以描繪。注意鑒賞具有刻畫效果的詞語,即要錘煉的字“侵”的動態效果和“晚”字的襯托效果。
理解詩的主旨要緊扣住詩的最后一聯“但令無剪伐,會見拂云長”。因為詠物詩往往寄寓作者的某種思想情感,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加以判斷。這種題的答案不求一致,但求合理。就 像對詩經中“窈窕淑女”的理解一樣,她可以是現實的人,也可借喻理想,這里也求一致。
但是,出題人在設置考點時似乎對內容的考查擬題重復,前兩個小題都是對形象的鑒賞,雖然一概括一具體,但我本人覺得這一點有些欠缺。
詠物詩往往扣住所詠之物的具體特點,又在其中有所寄寓。閱讀鑒賞時要注意抓住詠物詩的這些特征就可以讀懂了。解題時注意考題的考點,注意篩選答案要點。
4.(XX年遼寧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2)題。
晚泊岳陽
歐陽修
臥聞岳陽城里鐘,系舟岳陽城下樹。
正見空江明月來,云水蒼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輝,水上人歌月下歸;
一闋聲長聽不盡,輕舟短楫去如飛。
(1)詩中有三處寫到“月”,請就此作簡要賞析。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