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屆高考語文復習6年高考4年模擬分類匯編詩
5.(福建省泉州市XX屆高三3月質量檢查)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完成后面題目。
宮 詞(其八十三)
王 建
教遍宮娥唱遍詞,暗中頭白沒人知。
樓中日日歌聲好,不問從初①學阿誰。
【注】①從初:當初。
本詩運用了反復和對比的手法,請各舉一例并作簡要分析。
(1)關于反復。
答:
(2)關于對比。
答:
答案 (1)示例1:“教遍宮娥唱遍詞”一句兩個“遍”字間隔反復,強調了老樂師授徒的傾心與辛勞。
示例2:“樓中日日歌聲好”一句兩個“日”字疊詞反復,強調了弟子演出的精彩與走紅。
(2) 白頭樂師無人過問與弟子天天有人喝彩構成鮮明對比,突出了詩人對老樂師的同情,以及對世態
炎涼的慨嘆。
6.(福建省福州市XX屆高三3月質量檢查)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回答問題。
早行
陳與義
露侵駝褐①曉寒輕,星斗闌干分外明。
寂寞小橋和夢過,稻田深處草蟲鳴。
【注】①駝褐:一種用獸毛制成的上衣。
(1)詩人在第一句詩中是怎樣表現造型“早行”的?請舉例作簡要分析。
(2)此詩三、 四句主要用了哪一種表現手法?有何效果?(3分)
答案 (1)第一句訴諸感覺,寫出清早露侵駝褐、寒意襲人的特點,同時也寫出詩人“行”之“早”。詩人
穿上露水不易濕透的駝褐出行,可見其上路之早,而“露侵駝褐”,以至于感到“曉寒”,其行之久,也不言
而喻。
(2)主要用了反襯手法。 “草蟲鳴”反襯出環境的寂靜,突出了詩人出行之早和羈旅中的孤獨寂寞之感。
7.(廣西柳州XX屆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題)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夜起望西園值月上①
柳宗元
覺聞繁露墜,開戶臨西園。
寒月上東嶺,泠泠②疏竹根。
石泉遠逾響,山鳥時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將何言。
[注] ①本詩作于柳宗元被貶永州之時。西園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②泠泠(líng líng):清涼;聲音清越。
⑴頷聯中“泠泠”在營造意境方面有何妙處?請簡要賞析。
⑵詩人因何寂寞?詩中主要運用了什么藝術手法來表現“寂寞”?
答案 ⑴ “月”上用一個“寒”字來形容,與下句的“泠泠”相聯系,又與首句的“繁露墜”有關。露重月
光寒,夜已深沉,瀟瀟疏竹,泠泠水聲,點染出一種幽清的意境,令人有夜涼如水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