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高考語文復習自然科學類
(XX年12月12日《人民日報》)
6. 下列關于“和合”思想的論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 “禮之用,和為貴”, 孔子認為“和”是做人處事的重要標準, “和”即“和諧”。
b.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認為要辦成任何事情,和諧與合作最重要。
c. 荀子說:“義以分則和,和則一,一則多力,多力則強,強則勝物。”,“和”與 “禮”的本質是一致的。
d. “和”是維持“禮”穩定的重要手段。“和”是一種政治手段,是先秦儒家重要的政治價值觀。
答案 c
解析 “和”與 “禮”是互為表里,互相作用的
7.下列說法,不屬“和合思想”作用的一項是( )
a. “和合思想”是中國古代的思想家設定自己的價值原則,構建和諧、秩序的社會的理論基礎。
b. 秦漢以后,“和合”思想普遍滲透于諸子百家的思想之中,逐漸成為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被普遍接受和認同的人文精神和核心價值觀。
c. 正是由于“和合”思想的影響,中華文化才最終實現了與眾多外來文化的和睦共處、和諧發展。
d. “和合”思想必將會使中國更好地融入世界,會對推動全球多元文化的共同發展。
答案 b
解析 “諸子百家”存在于先秦時期
8.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一個國家或民族要得到世界的廣泛尊重,和諧的文化傳統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b.中國傳統文化歷來注重“和合”思想,“和合”并舉,就是和諧、協調與合作。
c.和合”思想既承認事物的差異性,又把具有差異性的事物有機地結合成了一體。
d.唐代“貞觀之治”、清代“康乾盛世”、中國倡導的“和諧世界”理念,都受到了傳統文化“和為貴”、“和而不同”的啟示。
答案 a
解析 “和諧的文化傳統”說法錯誤
六、(甘肅省天水一中XX屆高三上學期第三階段考試)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7題。
當下的互聯網世界,“人肉搜索引擎”已成一大熱詞。
古時江湖懸賞,各路高手追拿逃犯,此犯便被喚作“人肉”。而對于“人肉搜索引擎”,網絡版“百度百科”這樣解釋:利用現代信息科技,變特統的網絡信息搜索為人找人、人問人、人碰人、人擠人、人挨人的關系型網絡社區活動,變枯燥乏昧的查詢過程為“一人提問、八方回應,一石激起千層浪,一聲呼喚喚醒萬顆真心”的人性化搜索體驗。
“人肉搜索”幾乎成了網絡偵探,在巴黎搶奪金晶火炬者,眾網民搜之;四川范老師震中落跑,眾網民搜之;“遼寧女”哀悼日辱罵災民,眾網民搜之;“虐貓女”視頻激起民憤,眾網民搜之;鄭州“保羅國際”店剪發向兩名14歲女生要價12萬元,眾網民搜之……一道帖子,好比尋人啟事,發動萬千網友,終將此人找到。于是,當事者在現實生活中的本來面耳暴露在先天化日之下,無可遮逃地承受眾目睽睽的評說甚至討伐。
有人說,“人肉搜索”體現了一種徹底的信息民主,網上人人平等,人人參與,信息共享。何況網上搜索大多針對多數網民眼中的“壞人”,似乎也代表著一種道義力量。由于網絡是個隱身世界,留在網上的惡言惡行往往找不到責任人,“人肉搜索”的出現,對自認為可以胡言亂語發泄一氣揚長而去者形成了一種約束和威懾。最典型者莫過于”周老虎”事件,假虎照甫出江湖,便有眼里揉不下沙子的網友提出質疑,許多人從各自的專業角度提出有根有據的論點并互相印證,自發形成一股網絡輿論,“周老虎”徒留笑柄。“人肉搜索”的出現,對“網上沒有人知道你是一條狗”這句老話構成了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