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高考語文復習自然科學類
宗旨,愿意本著“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共同發展”的原則,與世界各國開展航天合作交流。繞月探測工程的實施,對于推動我國航天事業在空間領域的發展,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促進科學技術進步具有重要意義。
6.下列對“嫦娥一號”衛星繞月飛行有關情況的介紹,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嫦娥一號”繞月衛星總重2 350千克,本體尺寸2 000毫米×1 720毫米×2 200毫米,是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送入太空的。
b.“嫦娥一號”繞月衛星采用三軸穩定姿態控制,突現衛星對月定向工作。從發射到進入環月工作軌道,大約需要1年的時間。
c.“嫦娥一號”繞月衛星要經過調相軌道段、地月轉移軌道段和環月軌道段三個程序的飛行,才能進入正常工作狀態。
d.“嫦娥一號”繞月探測工程由衛星、火箭、發射場、測控和地面應用五大系統組成。
答案 b
解析 “大約需要1年的時間”不合原文意思。原文明確指出“從發射到進入環月工作軌道,共約8~9天”,在軌運行壽命大于1年”。
7.下列不屬于“嫦娥一號”繞月飛行的科學目標的一項是 ( )
a.獲取月球表面三維立體影像,初步編制月球地質與構造綱要圖,為后續優選軟著陸區提供參考依據。
b.獲取月壤厚度的全月分布特征,研究月表年齡及演化,估算月壤中氦-3的分布和資源量。
c.分析月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質類型的分布特點,即對月面有用元素進行探測,初步編制各元素的月面分布圖。
d.本著“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共同發展”的原則,與世界各國開展航天合作交流。
答案 d
解析 該項為發射“嫦娥一號”繞月衛星的宗旨,不屬于“嫦娥一號”繞月飛行的科學目標。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
a.嫦娥一號是我國自主研制的首顆月球探測衛星,它的發射成功,標志著我國實施繞月探測工程的進步。
b.嫦娥一號衛星由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制,在成熟的“東方紅三號”衛星平臺基礎上,突破了軌道設計、熱控、測控以及制導等一批關鍵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