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高考語文復習自然科學類
c.bdnf因子在遭受欺凌的實驗鼠的依伏神經核中的數量與腹側被蓋區中的數量一樣多。
d.bdnf因子是動物體內的一種有害基因,科學家通過剔除這種基因,有效地抑制了動物的不良情緒。
答案 b
解析 a項中“bdnf因子是一種名為神經營養因子的基因”錯誤,參照原文“一種名為bdnf的神經營養因
子”可知bdnf因子是一種神經營養因子;c項中“數量一樣多”的說法錯誤,由原文“而在實驗中被折磨的
實驗鼠,依伏神經核卻含有更多的bdnf因子”可知;d項“有害基因”的說法無依據。
6.以下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
a.腹側被蓋區和依伏神經核是鼠腦內與欣快感刺激相關的兩個區域,正常情況下,兩個區域中都不同程度地含有bdnf因子。
b.實驗表明,受到精神折磨的實驗鼠會形成某種“記憶”,以致它們在不受到欺凌和驚嚇的環境里也表現得
很畏縮。
c.科研人員剔除了畏縮實驗鼠腦中編碼bdnf因子的基因,結果發現它們在行為上不再表現得畏縮。
d.動物在社會壓力下的反應,與大腦內部的回饋通路密切相關,這一點因bdnf因子的發現而被認識。
答案 d
解析 該選項參考原文“他們的新發現再次證明”可知該結論此前已經得到證明;此外,它被再次證明,也不
能只歸于“bdnf因子的發現”。
7.以下根據原文所作的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 )
a.被剔除了bdnf因子基因的老鼠,獲得了對欺凌與驚嚇的終身抵抗力,再不會抑郁和畏縮了。
b.某些具有自閉傾向的精神疾病,是某種基因影響的結果,研究人員通過科學實驗找到了利用基因療法排除抑郁情緒的途徑。
c.人類的勇敢、膽怯等心理,欣悅、悲傷等情緒可能受某種基因的影響,如果破解了這種基因密碼,將有利于對人類心理疾病的治療。
d.隨著人類對基因的不斷研究和認識,一切前所未知的人體秘密都將昭然若揭,人類很快將進入無疾病時代。
答案 c
解析 a項中“再不會抑郁和畏縮”的說法在文中無依據;b項中“找到了”的說法不對,原文表達是“新發
現為尋找有關基因治療方法提供了線索”;d項中“人體秘密都將照然若揭,人類很快將進入無疾病時代”的推
斷過于主觀、絕對。
十四、(06黃岡高三調研考試)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