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高考語文復習自然科學類
a.通過植物培植和基因工程提高微量營養素的水平也許是解決隱形饑餓的最有效的辦法。
b.植物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過高而營養降低是人類越來越肥胖的主要原因。
c.二氧化碳增多減少了水分通過植物的蒸發以淡水的方式進行循環的數量,結果導致了全球淡水的流失。
d.通過溫室試驗,人們已經知道二氧化碳對植物“流汗”的影響,在全球范圍內確定這一影響的規模也取得研究成果。
答案 d
解析 “也取得了研究成果”錯,由文章最后一句可知這還不是事實。
六、(07成都市高三畢業班聯合測試)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7題。
磁,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從電子設備、電力系統到通訊自動化控制,無
處不利用到磁效應和磁性材料。而隨著磁技術的發展,其應用范圍更擴展到生物科學、農林業科學乃至新興的環
境科學等領域中。
眾所周知,煤在工農業生產所用燃料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但煤礦中大都含有大量的硫化物成分,在燃燒時
將產生對生物有害、污染環境的二氧化硫氣體,倘若有一種方法能把煤中的硫化物成分分離出來,就可免除二氧
化硫對環境的毒害,F在,利用磁分離技術就可以達到這個效果:將磨碎的煤粉經過高梯度磁分離器,由于硫化
物和煤(碳)的磁化率不同,在高梯度磁場中所受的磁力也就不同,從而起到分離的效果。通過實驗證明,一次
處理可以除去煤中40%~60%的硫化物,而多次處理就可以達到去除的目的。并且,這種磁分離脫硫方法在效率
和經濟成本上經過實驗都證明是實際可用的,因此在未來可能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環保方面的另外一個技術難題,就是如何縮短污水處理過程中生化反應池中的停留曝氣時間,以提高污水處
理速度。解決方法之一是尋找活性污泥中更合適的微生物;另外一種方法,則是在污泥中加入一種酶,以加快反
應速度,酶在生化反應中起到相當于化學反應中催化劑的作用,本身不會減少。但從生物制品、污泥中回收酶卻
是一個難題。磁分離技術在此又可派上用場:利用酶和污泥的磁化率的差異,用高梯度磁分離器可將其分離。另
外,一定強度的磁場可以對一些微生物起到促進生長和繁殖的作用,從而使污泥中的微生物增大反應速度,加快
污水的處理。
另外還有一種磁分離方法,就是在水中加入強磁性磁粉(例如fe3o4細粉,稱為磁性種子),利用磁粉吸附水
中的有害物質,然后通過磁分離器將它們吸住后清除。為了提高吸附效率,還可以加入氫氧化鋁(al(oh)3)
等絮凝劑,利用這種分離方法,可以分離出污水尤其是工業廢水中的細菌、病毒、合成洗滌劑及重金屬(如
水銀(hg)、鉛(pb)等)等有害物質。尤其是對生物危害最大又極難去除的重金屬,用生物法無法處理,而且
對微生物有毒害作用;用化學法又極難去除干凈(極微量的重金屬對生物就具有較大的危害,如大家熟知的甲
基汞(hgch2)、鉛及砒霜(as2o3)等均是劇毒)。而磁分離方法卻利用物理作用將之去除。倘若解決掉一些技術上的問題,這項技術日后可望發展成為非常簡便易行的方法。
(節選自XX年10月《科技月刊》)